拷问生死:哲学视阈中的生存意蕴
发布时间:2020-05-31 13:17
【摘要】:一个回避死亡问题的人,永远不会真正地成熟;一个不能面对死亡问题的民族,也永远不能深刻,自然地就无法真正解决生存的问题。现代人生活在严重的矛盾冲突之中,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欲望、永葆生命的渴望与“人必有死”的宿命、生存的界限性与人试图把握无限的原始冲动之间的矛盾蕴含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构成了人生存的困境。人们需要自问:该怎样破解人类日趋普遍的焦虑感?该如何确定人的价值?又该怎样舒缓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紧张关系?一句话,人应当怎样生存?思考并解决这一生存困境是理论工作者必须承担起来的时代重任。 动物永远只是本能地生活,被动地接受自然环境的选择,而人则通过反思来反抗死亡,自觉地改变环境,创造文化,从自然人转变为文化人,从一般生命上升到超越生命的生命。生死作为一个现象,反映了人对自身生命质量的关注;生死作为一种问题,反映了人对自身生存本质的思考。 生死观是以生死现象与生死问题为对象和内容的概念体系,可以区分为世俗的生死观、学科的生死观、宗教的生死观和哲学的生死观。世俗的生死观实际上应当是“生生观”,因为在生死问题上,它更重视生的问题,忽略甚至压抑死的问题。与之相反,宗教的生死观则倾向于终极关怀,对死的问题的关注往往超过对生的问题的关注。哲学的生死观把“生”“死”看作是一个整体,“生”离不开“死”,“死”也离不开“生”,要“以生观死”,还要“以死观生”。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奠基者马克思及其继承人站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上,以“现实的人”为基本出发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对人类的个体、群体和类的生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提出了富有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生死观。马克思主义生死观是当今时代唯一比较全面、深刻和准确地反映了我们时代精神的生死观,为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 面对新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生死观也需要有新的内容,建构现阶段科学的生死观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0
本文编号:2689914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洁;日常此在的沉沦与死亡的超越——海德格尔死亡观的社会批判意义[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张曙光;人的哲学与生命哲学[J];江海学刊;1999年04期
3 高清海;“人”的双重生命观:种生命与类生命[J];江海学刊;2001年01期
4 金羽辰,徐辛夷;海德格尔“死亡哲学”评析[J];求索;1998年06期
5 林中泽;古代希腊罗马的死亡哲学及其历史演变[J];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02期
,本文编号:2689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8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