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
发布时间:2020-06-04 14:15
【摘要】:幸福与高尚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价值祈向。然自近世以降,世俗“幸福”诉求的至上化,拒斥了道德高尚这一人成其为人的归本性价值,把人(类)导向了一种人格式微、尊严论丧、意义消解的非人境况。这无疑危及到人自身的生存根基,造成一种普遍性的生存危机。这危机,究其实,是人自身的危机,即人性人心的危机,人之为人的危机。因而,化解危机的关键在于救人,救人之本在于救心,即教化人心、改变人自身。基于此,本文依据马克思所诲示的“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以及“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把社会、历史归诸于现实的人,以“人”的眼光把握人自身及其生存于其中的世界,从而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基点,对曾深刻影响国人生存与发展命运的孔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人学思想作一尝试性的会通式的研究,而非比方人物以较短长、争高下。鉴于二者都是一种主张通过人的自我改变和提升,以及改变生存环境使之合乎人性,从而使人作为人而成其为“人”的生命实践之学,因此,对孔子和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昭示并恢弘其生命义理,其旨就在于为现代人的安身立命提供生存智慧,以唤醒人的生命自觉,使人自育其心、自化其性、自成其德,由是开辟出属己的内在人格世界,而臻于自身的完美和高尚,实现人成其为“人”。这一主旨具现为论文的三章,即:一、人何以为人的人性之哲思;二、人为何为人的价值之探寻;三、人如何为人的实践之躬行。 第一章主要讨论孔子与马克思的人性思想及其会通。人自有其本性,这即是人性或人的本质。这人性,孔子把它贞立为“仁”,提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认为“仁”是为己的生命确证而非外在的知识道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性,即“仁”是人作为生命根源的人性。所谓“仁者,人也”是也。马克思把它确证为“自由”,提出人的本质在于人所特有的生命活动的性质——自由,即“人的类特性恰恰就在于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因为一个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非感性的、直观的生命活动形式本身。但无论把人性确证为“仁”还是“自由”,二者皆是立足于人,从人本身即从人作为人而成其为人的根本规定性上、而非生物学意义的食色之性上所贞认的人的本质;并且,“仁”和“自由”都表征着人之所以为人所特有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性状或自由自觉的精神状态,即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 第二章主要讨论孔子与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的思想及其会通。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人的价值并不止于人的社会效用,而根本上是在人性所指示的方向上,人对自身本质实现的追求和祈向,即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并完成人的“人格自我”。由是,每个人都是自身生命价值的主体。“君子人格”是孔子所冀望于人的生命价值,这一价值寄托着孔子毕生的理想和终极关怀。他不仅以君子自警自励且躬行以率之,而且倡导“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的生命志求,诲示杀身成仁、“匹夫不可夺志”的人格精神,垂教依于仁而志于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君子风范。马克思是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他所祈向的人的价值理想,提出人的共同目标就是追求“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使自身和社会变得高尚,因而主张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就其会通而言,(一)、“君子人格”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是基于现实的人的不堪的生存境遇即“人而不仁”和“人的完全丧失”的非人境况而提出的价值理想,因而皆体现着孔子和马克思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二)、君子人格内蕴着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自由发展涵淹有君子人格的旨趣,并以人格的发展为根基。(三)、二者皆以人自身的完美和高尚、人格和尊严为价值旨归。 第三章主要讨论孔子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性生成的思想及其会通。孔子人学是一种实践性人学,其工夫论包括五点,即:为仁由己、反求诸己、忠恕之道、孝悌为本、学而为己等。而马克思的实践论为:建立“真实的集体”、个人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人的自我改变等。其会通体现为:(一)、孔子和马克思都推重生命的实践,倡导在躬行做人的生命活动中达致人的生成,因而都是一种实践人学。(二)、孔子和马克思皆强调为人“由己”的践行即人的自律性提升,以实现人的自我改变,从而把生命引向更加美好的生存境地。(三)孔子和马克思都主张通过改变“使人不成其人”的社会境况,建立合乎人性的、良善的社会,实现天下有道,由是天下归心、心归于仁,而人成其为“人”。 结语部分主要阐述了人成其为“人”对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意义。每个人的人格与尊严都由每个人自己去创造,每个人的精神与境界都由每个人自己去提升。人有了人格和尊严,就可使自己首先作为一个人站立起来,固守做人的底线而做到“行己有耻”,从容、淡定地面对各种人生遭际,并勇于自觉地担当使命、担负责任,而“仁以为己任”。人有了精神与境界,就可以养成自己的风骨、气节、情志、意趣及生命意境,并开辟出内在的人格世界和精神家园,从而更好地调护和安顿自己的生命,实现安身立命。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222.2;B03
本文编号:2696505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222.2;B0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淼;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体育精神的契合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696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9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