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宰我问难与孔子意向

发布时间:2020-06-05 02:47
【摘要】:人类文明史上,虽然不乏相似的精神现象,但是只有“轴心时代”才构成“世界历史水平上唯一一个相当于总体的普遍类似,而不单单是特殊现象偶然的同时发生”。可是,直至今天,“轴心时代”依旧犹如一个谜团,亟待深思。随着“轴心”人物的逝去,他们产生的思想和曾经以他们为核心的学术团体,均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局面,即“轴心瓦解”。 儒家与其它轴心文明一样有着相似的命运,“儒分为八”成为儒学史上重要篇章。孔门弟子的分化,一方面对于孔子思想的形成与深化有着独特贡献;另一方面对于后世理解孔子思想有着指导意义。弟子思想的分化在“问难”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所谓“问难”,意在探究问答双方的问题意识与问答过程中彰显出的理论困境,并非问话与责难的简单叠加。此外,也包含了对“轴心时代”文明记录形式的一种关照。对于所涉问题意识与理论困境,只以“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观复”方式予以描述,尽量避开孰是孰非简单判断。 以《论语·雍也》中,宰我的问难与夫子的回答为例:“井有仁焉”一章,宰我以设喻之法,直指仁者困境。展现言语才能的同时,亦呈现出其思想缺失。唯有深入体味此章,方使“短丧思想”、“昼寝之责”处于循序渐变之列,不至突兀。孔子以“两可、两不可”——“知其白,守其黑”之式,化解两难尴尬。不但铸就了“知”、“仁”、“勇”三足鼎立的君子风范;其知白守黑的言说方式本身,亦能启渝后学。 一个多世纪以来,古代权威的降解,现代思潮的引入,中国学术仿佛又一次回到了群星璀璨的百家争鸣时代。面对古代资源对当代社会如何有效的时代命题,重温“轴心时代”或有助益。以孔子为核心的先秦儒学,因时而生,与时而迁,然其价值不会为时而息。“问难”与“意向”,正以别样的方式诉说着儒学的价值基态。惟望我们不要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B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2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清平;;论孔子哲学的血亲情理精神——解读关于“三年之丧”的对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杜正乾;;《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辩析[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01期

3 邵丹;“宰予昼寝”正诂[J];孔子研究;2003年02期

4 李零;重见“七十子”[J];读书;2002年04期

5 方述鑫;“三年之丧”起源新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杜贵晨 ,杜斌;“宰予昼寝”新解[J];孔子研究;2001年01期

7 杨志玖;;“宰予画寝”说[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05期

8 陈昌宁;“宰予昼寝”新说[J];齐鲁学刊;1994年02期

9 陈文运;“昼寝”纷议辨[J];济南大学学报(综合版);1993年02期

10 曾闵;“宰予昼寝”质疑[J];齐鲁学刊;1992年03期



本文编号:2697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97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6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