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孟子“君臣相对说”—论君臣的“定位”、“变位”与“异位关系”原则

发布时间:2020-06-11 01:54
【摘要】:孟子对君臣之义、圣王之道和仁政之德的强调,显示了他的伦理政治的倾向,同时也显示了他的德治、人治的思想特征。因此孟子强调君与臣在政治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道德与政治制度的层面上,限定君、臣双方相互的义务与责权关系,打破了以往的森严的封建等级制下,强调的下对上单向的、至少是失衡的责任与义务。孟子强调“位”与“德”的协调,对君臣“在位者当有仁”,都有相应的要求。臣需“贤”、“能”才能为上所用,,君也要“尊贤”、“用能”,施仁德于众。一旦君王“失德”(慢其臣、虐其民)、有“大过”(至于亡其国)且“反复谏之而不听”,将失其位。其位或为“贵戚之卿”所代,更甚者则招致改朝换代的“王朝革命”。由此看来,孟子其实是将君、臣之间以及君民、臣民之间的相对责任与义务作为君与臣是否称职的最重要标准。因孟子强调“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要求将内在的人格修养外化为理想的政治社会现实。由此可见,孟子的“君臣相对说”最终是落实在君与臣关系协调从而治国安民上的,民生问题是君、臣双方的结合点。君“选贤用能”是为了更好的治理民众,而臣出仕,希望能“得乎上”,其实也是为了得到一个“博施与人而能济众”的机会,实现其“安民”的政治愿望。因此,孟子的“君臣相对说”是其“仁政”、“王道”主张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前提,在他的政治哲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2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泽波;西方学术背景下的孟子王道主义——对有关孟子王道主义一种通行理解的批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王国良;从忠君到天下为公——儒家君臣关系论的演变[J];孔子研究;2000年05期

3 孙宝山;;黄宗羲与孟子的政治思想辨析[J];孔子研究;2006年04期

4 黄俊杰;;21世纪孟子学研究的新展望[J];文史哲;2006年05期

5 方旭东;;服从还是不服从?——孟子论人臣的政治义务[J];文史哲;2010年02期

6 乔根锁;中国先秦伦理哲学与古希腊罗马伦理哲学之比较[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乔根锁;论中国先秦儒家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道德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Z1期

8 马振铎;天爵、良贵、圣人──试论孟子的价值观[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04期

9 黄俊杰;;中韩历史中儒家知识与政治权力之关系:不可分割性与互为紧张性[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杨泽波;;从以天论德看儒家道德的宗教作用[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丁小丽;孔孟荀“名分”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董祥勇;孟子“中道”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晓娟;从周代君臣间隶属关系的演变看“委质为臣”[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Z腪

本文编号:2707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07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c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