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
发布时间:2020-06-11 14:13
【摘要】:哲学是时代的声音。时代不是编年史意义上的物理时间,而是一种历史时间。正是在历史时间的意义上,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整个世界资本主义运动具有某种同质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本质批判才没有过时,马克思才依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资本主义和现代性之间具有内在的相关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完全可以被看作对现代性的批判。现代性的实质是传统形而上学。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就其实质而言,正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超越。然而,马克思批判现代性的实质要义被他的后继者们作了支离破碎的理解:一方面,马克思哲学被把握为知性科学,这以梅林、普列汉诺夫等第二国际主义者为代表;另一方面,马克思哲学被把握为类似于宗教性质的人道主义批判,这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完整的马克思哲学从中间爆裂了。究其原因,这种退化的理解根源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后继者们依然站在马克思所批判的传统形而上学立场上解读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从这样的立场出发,无论如何强调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大意义,强调马克思批判现代性的深刻性和力度,这种强调还是低估了马克思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批判现代性的原则高度可以用“生存论”一词表示。生存论是相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知识论而言的。它跃出了知性范围的抽象思辨和概念构造,从笛卡尔的“我思”移居到“现实的个人”。它的主要特征是生成性,即不是把现存事物理解为现成的不变的存在物。国内一些学者区别于知识论的反思、概念、逻辑特征,精到地把生存论描述为“前概念的、前逻辑的、前反思的”,,表达了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相对于理论认知关系的优先性。整个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就是生存论转向。我们只要提一下尼采、海德格尔就够了。马克思生存论与西方近现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是一致的,但又区别于存在主义的非理性诉求。存在主义的生存表达从根本上讲并没有真正超越形而上学。马克思生存论诉诸于感性对象性活动,通过国民经济学批判,扭转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贯穿了内在性,实现了哲学范式的变革。 在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中,现代性的驳杂内容可以大致概括为精神价值领域和经济活动领域。恰如马歇尔的断言:世界的历史是由宗教和经济的力量所形成的。马克思一方面批判基督教神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认为现代性范围内的价值领域退隐到彼岸世界,作为数理逻辑规定的世界无法容纳的溢出部分内在地补充着形而上学的抽象世界,认为宗教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的投射,上帝不过是形而上学的构造,又区分于费尔巴哈,认为宗教解放的根本在于人的现实解放,而不是抽象的精神解放;另一方面批判国民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认为国民经济学家非历史地承认现 存世界的合法性,把异化的现实当作历史真相,把物化的社会关系永恒化,事实上 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态度。揭穿基督教神学和国民经济学之形而上学基础之后,逻辑 的结论是“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共产主义一一私有财产之否定的现实运动意味着 现代性之终结。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B0-0
本文编号:2708024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B0-0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陆云;论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生成[D];吉林大学;2011年
2 周丹;现代性的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毅;马克思自然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岳光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姚红明;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物役化的反思与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敏波;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夏国永;马克思实践生存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08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0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