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梁启超新民思想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0-06-11 16:48
【摘要】: 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真正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在近代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中,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许多爱国人士都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斗争之中,梁启超也是这其中的一员,他们探究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源。梁启超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探求中国衰弱的原因,总结了中国近代国民的劣根性。他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中对中国人的奴性性格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研究了国民性与中国积弱的关系,进而在《新民说》中逐步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具体方案即新民的具体方案,他说的新民是要使中国民众由奴隶、臣民变为新型的“国民”。 本文从两个方面入手阐述梁启超新民思想提出的背景,即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新民思想产生于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具体的思想基础有三个方面即西学源流、儒学传统和东学渊源。本文详细阐述了新民的必要性和新民的具体方案,并且探究了新民思想的积极意义以及新民思想的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259.1;D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敖福军;;浅析梁启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李雪艳;;关于日本人的国民性——从同事关系的视点来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3 钟诗华;;我观《猫城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4 陈永霞;;重铸国魂:20世纪初知识人对国魂的新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5 卢伟;;欲望符码下的集体无意识[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3期

6 樊星;;当代商界小说与国民性——从当代小说中的商人命运看国民性问题[J];江汉论坛;2011年08期

7 刘江;;文学的主体、精髓与精神之变——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三次大转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王鹏;;陈忠实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J];小说评论;2011年04期

9 凌沧洲;;飞到猫人国照照哈哈镜——重读老舍《猫城记》[J];杂文选刊(职场版);2008年01期

10 刘超;;《马伯乐》:抗战背景下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星;;“国民性”批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2 石秀印;;国民性与经济社会改革[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许雯霞;;再读《菊与刀》——看其现实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陆栋;;国民性:孙中山思想研究的一个新视角[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谷言;;《黑猫》的删削[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6 蓝善康;;黑暗的闸门与光明的路——鲁迅和瞿秋白的悲剧英雄精神[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7 王韬;;毛泽东对梁启超新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黄石明;;试论“中”的意义流变[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谢恒山;;探析鲁迅的求学精神和求学方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项光勤;;瞿秋白与同时代人现代化思想比较[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志其;摒除恶习 文明生活[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 闫立飞;国民性的探询还是成功者的叙事[N];河北日报;2005年

3 李建军;纯文学、小说伦理与“新国民性”[N];文艺报;2009年

4 张宏杰;别拿厕所来衡量国民性[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5 本报特约撰稿 王兆胜;国民性锻造:从“私民”到“公民”[N];中国社会报;2006年

6 宋斌;法国又在辩论“国民性”[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唐德龙;《天狗》如何反思“集体良知失语”?[N];中国社会报;2006年

8 江文;从日本人质被害看日本的国民性[N];光明日报;2004年

9 曾煜;中日两国国民性的“大气”与“小气”[N];吉林日报;2001年

10 马以鑫;驳鲁迅“自虐”论[N];文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林红;“国民性”主题的流变与中国现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7年

2 翁伟志;他山之石:明恩溥的中国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聚群;“红色”中国的“杂色”呈现[D];苏州大学;2009年

4 陈丛兰;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5 赵歌东;启蒙与革命[D];吉林大学;2006年

6 米华;早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钟文芳;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特性之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薛祖清;晚年周作人与文化复兴之梦[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明信;鲁迅与李光洙文学观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明晖;论丸山f的鲁迅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全慧;新民与新国[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凤莲;梁启超新民思想及其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张珍;梁启超新民思想及其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D];郑州大学;2011年

4 曾香花;梁启超新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晴;关于日本人国民性的形成[D];鲁东大学;2012年

6 张志鑫;通向自由与启蒙—梁启超新民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田超;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及其对当代公民培育的价值[D];南京大学;2012年

8 罗南石;试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虹蔚;“改革国民性”——中学鲁迅小说教学不应忽视的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妍;边缘处的游走[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08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08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5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