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阴阳哲学的源起
发布时间:2020-06-12 07:29
【摘要】: 阴阳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五行学说掺杂揉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人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套古老的范畴体系和观念系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先秦时期天人关系的大人文背景,采用历史资料透视思想史的方法,借助文字学、文献学、天文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成果,对中国阴阳哲学的理论形成要素及其在逻辑上的形成条件进行一番探究、分析。 本论文分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引言,陈述了中国阴阳哲学的研究价值与意义、近年来关于阴阳哲学源起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所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阴”、“阳”起源之考察。笔者结合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资料与传世文献考察“阴”“阳”,探讨阴阳初始之意。第三、四部分将分别从“仰观俯察”(天象观测)和“近取诸身”(生育崇拜)两个方面着手探究阴阳哲学思想诸因素的源起,从这两部分中探讨中国阴阳哲学的诞生在理论上的可能性。文章论证了“仰观俯察”、“近取诸身”与阴阳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在天象观测中,实际上已经蕴涵了后来阴阳哲学中的两个主要规律:“循环变化”与“往复消长”;而在生育崇拜中,男女二元则应该是“阴阳二元”形式的直接来源。本文第五部分“巫史传统”,则将力图说明在历史上,存在过古人由对天的、对自然的崇拜转而注重人事这样一个人文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其时间与阴阳哲学思想趋于成熟时期大致相当),正是在这样一个天人交通的历史进程中,促成了前面两部分“仰观俯察”(天)与“近取诸身”(人)中所提及的规律或形式的交汇,从而为阴阳哲学最终的形成开辟了现实的途径。在结语部分,笔者对全文的主要内容作了概要式的总结和归纳。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221
本文编号:2709200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宏堂;阴阳观念产生的三个基本来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田辉玉;论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科技的结合[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赵东栓;阴阳五行说思维方式中的原始质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4 徐克谦;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古代的宇宙解释系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邢玉瑞;阴阳五行学说与原始思维[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乔安水;阴阳哲学探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葛志毅;重论阴阳五行之学的形成[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01期
8 金正东;自然界与阴阳五行说[J];宗教学研究;1999年01期
9 庞朴;;阴阳五行探源[J];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10 金晟焕;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天命观的演变──兼论阴阳五行说对易学发展的影响[J];周易研究;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2709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0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