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萨特的想象
发布时间:2020-06-15 00:02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介绍胡塞尔的现象学为理解萨特的想象问题做一个理论铺垫,因为萨特对想象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即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接下来介绍了萨特借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而阐释了萨特在对想象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后得到的想象的四个特征:意象是一种意识;类似观察的现象;想象意识把其对象设为虚无;自发性。这四个特征中存在着两个相矛盾的想象理论:图像意识理论和意向关系理论,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由于萨特认为,大多数想象活动就是意识造就意象,所以笔者接下来对意象的构建,意象对象的特征,面对意象对象时的行为,以及作为想象的梦、幻觉、沉迷等方面作了更细致的阐释,以求更深入理解萨特对于想象的观点:从静态的方面来说,意象的构建是认识、情感、身体的运动这三个要素组成的;从动态的方面来说,意象是由意识的自发性造就的。意象对象及其时空全部都是非现实的,它们丝毫不具有现实事物的特征。想象是完全不同于感知的意识活动,感知意识把事物设定为存在,想象意识悬置了对于其对象存在的信念。 萨特对想象问题的论述中已经孕育着他后来在《存在于虚无》中阐发的一些思想,例如情境、自由、自欺。本文最后通过自欺概念来看想象对其后期思想的影响。萨特是把想象作为意识的一种原始结构,想象对于现实世界的脱离和否定体现了意识的超越和自由。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565.53;B016.9
本文编号:2713566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565.53;B01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涂成林;萨特想象理论述评[J];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2 魏淑娟,唐秀华;胡塞尔对“自我”与“思维”关系的重新界定[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1期
3 倪梁康;图像意识的现象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姜延军;真诚自欺的困境——论萨特的自我欺骗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8期
5 杨庆峰;;论图像意识的特征、逻辑基础及局限[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6 徐法超;;如何想象彼得和一座金山——萨特论意象及其对象[J];肇庆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李克;;自欺与自由——萨特哲学对人的存在的揭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713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1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