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休谟的技术观剖析

发布时间:2020-06-17 12:26
【摘要】: 休谟是18世纪英国著名不可知论哲学家和著名伦理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被视为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由于他的哲学思想以认识论为主,因此现代对休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很少关注他对技术的哲学思考。然而,休谟在认识论、伦理学、宗教、技术的哲学思考等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休谟生活在各个领域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的近代社会初期,这一时期对技术的认识也面临着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休谟思想体系中相互缠结的矛盾表现出社会各种现实冲突。尤其是文艺复兴倡导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技术改造和征服自然的乐观功利思想对休谟的技术观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著名哲学家培根、洛克、霍布斯等对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思想对休谟的技术观也有极大影响,从而使得休谟对技术的本质有独特的认识,对技术的功用有独树一帜的观点。 从休谟的技术观中我们既能发现古希腊对技术理解的痕迹,又能窥见近代技术哲学的端倪。因此对休谟的技术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休谟的技术观研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技术哲学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转化和实现的内在原因,挖掘出技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矛盾,同时,有利于丰富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加深从多角度、多方位对技术的理解,有利于促进当前技术哲学趋向多元化发展。 本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和系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结合以及历史主义原则和客观性原则全面系统的研究休谟的技术观。休谟作为典型的不可知论哲学家,他否认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可知性;同时作为著名的经验论者,他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承认在经验范围内人类活动的合法性,进而承认在经验论哲学框架下技术具有合理性,强调技术来源于经验,而非先天的理智。他从逻辑实证角度阐述技术是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认为技术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工具。在技术与自然关系上,他认为技术无法达到自然那样完美,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有质的区别。从功利角度来看,技术在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把国家、商业贸易、制造业和人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对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休谟在为技术对社会的巨大作用大加赞扬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技术的忧虑,在对技术态度上不是简单的、纯粹的功利主义者,而是表现出一种犹豫的、摇摆不定的态度。从人类工业发展史上看,休谟对技术的哲学思考是独特鲜明的。本文试图通过对休谟哲学思想的剖析,深入挖掘出他的技术观内涵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价值和承上启下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N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雁;楼羿;;技术哲学视野下中国高铁技术发展探析——论高铁技术与人的“协作与奴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9期

2 陈凡;李勇;;科学-技术关系的历史逻辑与当代特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郭静;;以哲学的视角区分技术与工程[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4 王飞;;卡西尔论技术与形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8期

5 夏春梅;;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STS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3期

6 ;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学术会议通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7期

7 ;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学术会议通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9期

8 吴跃平;;《齐民要术》与中国的技术规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7期

9 ;实行“两科”合作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科合作”研讨会后记[J];科协论坛;2005年10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咏梅;;中国技术哲学的实践传统及其当代意义——纪念《从“积木式机床”看机床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发表50周年[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夏保华;;重构技术哲学的“学科共识”——德克斯及其《发明哲学》[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万长松;陈凡;;苏俄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戚本芬;;技术的解释与估价[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5 赵芬妮;胡锡安;;从古代技术特点探求技术哲学本质[A];2003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肖显静;;从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看生态技术的确立[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黄丽华;;机器——马克思技术哲学研究的起点 读马克思的《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陈凡;庞丹;王健;;实用主义视野中的技术哲学——实用主义与技术哲学国际会议述评[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9 陈文化;;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技术还是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2001年

10 陈凡;;解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全培;绕不过去的休谟[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Peter Kroes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潘恩荣 译;技术哲学:从外在进路到内在进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何自英;时代呼唤技术哲学的发展[N];科技日报;2000年

4 刘晓君 茅炫;关于技术哲学的演进[N];光明日报;2004年

5 李醒民;跨越休谟原理[N];光明日报;2005年

6 赵晖;《社会技术哲学》:一部创新之作[N];光明日报;2005年

7 张丽艳;恰当的规则产生公正的秩序[N];学习时报;2005年

8 何立松;也谈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N];学习时报;2005年

9 刘丹;技术哲学视角下的装备制造业考察及启示[N];光明日报;2004年

10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 吴晓江;当代中国哲学的新生长点[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向阳;走向澄明之境—技术哲学视阈中的技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卫才胜;技术的政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周保巍;走向“文明”[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靳继东;在权利与功利之间[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秀武;技术设计的哲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6 匡宏;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与理性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钦;休谟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孙浔;走向技术民主和文化多元[D];复旦大学;2008年

9 章琰;大学技术转移的界面移动及模式选择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曹继东;现象学的技术哲学[D];东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义颖;休谟的技术观剖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梦群;休谟正义思想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未晓霞;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鹏;休谟因果关系之谜[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丁雪;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耿攀峰;休谟《人性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赵妍;休谟的“真正宗教”[D];兰州大学;2012年

8 罗斌;痛苦的炼金术——论技术在实践中的可能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廖彦凯;米切姆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对技术创新的解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引;技术哲学视野下的苏联工业化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7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17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6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