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23:44
【摘要】:本论文旨在对东欧哲学家艾格尼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进行梳理,研究其思想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乃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批判,进而带出日常生活研究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第一部分研究赫勒思想的来源,主要是以她的老师卢卡奇为中介的马克思哲学遗产。卢卡奇对异化以及实践哲学的理解直接源于马克思哲学,他对实践的主体以及主体生活于其中的日常生活的关注,为赫勒的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方向。 第二部分深入探讨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的具体内容。赫勒讨论日常生活,关注的重心在于日常生活中活动的主体。她以现象学的方法细致入微地描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从日常生活的固有结构出发,批判了日常生活中的重复性思维以及重复性实践对创造力的磨损与压抑。日常生活批判的宗旨在于实现一种更好的生活,也即实现民主化与人道化,实现人的作为人的尊严与自由。基于这一理论诉求,赫勒希望找到日常生活变革的真正方法。她的结论是要实现日常生活的变革,必须首先实现实践主体,也即日常生活中的人的变革,这一变革首先体现在人的态度上,必须从只知道追逐个人利益的排他主义个体跃升为拥有独立人格独立思想,拥有道德的价值序列并能按照道德的方式安排自己生活的个体。以这样的态度参与实践,更好的世界才能够被塑造出来。 第三部分主要是将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与同时期其它哲学家关于日常生活的理论进行对比,主要提出了列斐伏尔、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观点来作对照。试图运用多种理论视角之间可能具有的张力,多层次多角度地反观日常生活,进而补充与修正赫勒的理论。 第四部分将她的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传统作了深入的对照。不仅从她本身的观点出发,讨论她对马克思思想的继承与创新,还以马克思哲学为理论背景,反观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揭示出其理论的不足之处:宏大的社会变革永远无法仅仅依靠人的态度的改变就能实现,好的世界的实现必须寄希望于对社会异化的彻底扬弃。 如何定位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只是问题的开始,日常生活本身是我们最直接的体验,应该如何去理解它改造它才是最根本的,也是每个人直面自我直面生活所不得不提出的问题。赫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但重要的仍然是个体自我的不断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芳芳;“我”、家人与毒品—复吸者眼中的家庭关系探究[D];中山大学;2012年

2 何方淑;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家庭行动中的平衡逻辑[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21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21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9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