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视野中的“横渠四句教”
发布时间:2021-06-24 16:34
张载是宋明理学理论的开创者之一,本文立足于横渠易学,以“横渠四句教”的四个方面作为探讨张载哲学思想的理论框架,试图对其哲学思想的诠释有所出新。按照“横渠四句教”的结构,全文除绪论外总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以“为天地立心”展示了张载的宇宙变化观,即其对“天道”的论述。张载通过对《周易·复卦》彖辞的阐释,认为“为天地立心”就是表明万物的生生过程,即确立了以“太虚”为至高的本体,通过神化或者说“气”的聚散作用,使得天地万物得以生生灭灭。在这一过程中,“太虚”与“气”之间体现一种“体用相即”的关系,“太虚”与万物之间表现为一种“理一分殊”的关系。 第二章以“为生民立命”展示了张载“成性”观,即其对“人道”的论述。张载根据《周易》中的“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把人性划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部分,并认为“天地之性”是纯善的,属于人性超越的价值理想层面,也是人性根本所在;“气质之性”是善恶相混的,属于人性的实然存在层面。因此,张载认为应该通过“诚”与“心”的工夫来“成性”,即由善恶相混的“气质之性”变成到纯善的“天地之性”。 第三章以“为往圣继绝学”展示了张载对儒家“道统”的论述。针对当时佛老之学盛行的情况,张载批判了佛老之学不懂《易》而造成“体用殊绝”、“以心为法”、“生死轮回”等弊端,按照《易》的发展系统重新梳理了儒家的“道统”,把儒家的“道统”传承谱系往前推移到伏羲、神农、黄帝那里,并且在这个儒家“道统”中,把孟子推升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大圣的地位。 第四章以“为万世开太平”展示了张载的“实学”观。张载“实学”观中强调的“礼”主要的依据来源于《易》。于是张载在其“实学”观中,一方面,他认为应该恢复“三代之治”,即按照“礼”来管理,从而使得社会得以复兴,因此他追求重建“井田”制、“封建”制以及“宗法”制的“礼治”社会,并为此付出不断的努力;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们的认知存在“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别,因此必须通过“立志”、“博文约礼”、“穷理”、“尽心”等形成一个渐进“为学”工夫来把握“天地之理”。 总之,张载在易学的基础上,以“横渠四句教”作为框架构建了其哲学思想。本文旨在从易学的角度来考察“横渠四句教”,能够进一步理解张载哲学“以易为宗”的思想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44.4
本文编号:2722330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44.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为天地立心:易学与张载的宇宙变化观
1.1 以“太虚”为本
1.2 “神化”的变化观
1.3 “太虚”与万物:“理一分殊”
第二章 为生民立命:易学与张载的“成性”观
2.1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2.2 “成性”中“诚”的工夫
2.3 “成性”中“心”的工夫
第三章 为往圣继绝学:易学与张载的“道统”观
3.1 对佛老之学的批判
3.2 对儒家“道统”谱系划定
第四章 为万世开太平:易学与张载的实学观
4.1 “躬行礼教”的礼教施用
4.2 张载的为学工夫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国柱;;张载关学的思想要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冯正刚;;从张载到王夫之——兼论宋明“气化论”发展的脉络[J];船山学报;1987年01期
3 张立文;;从张载到王夫之的“聚散”学说[J];船山学报;1987年01期
4 肖永明;;张载之学与《四书》[J];船山学刊;2007年01期
5 张刚;;张载之学与佛学[J];船山学刊;2007年02期
6 吴海庆;;王夫之学术思想的渊源与贡献[J];船山学刊;2008年01期
7 徐仪明;张载的天论与气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5期
8 徐洪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略论张载的宇宙本体论及其成因和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郭晓东;;道学谱系下的张横渠“气”论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杨建宏;;论张载的礼学思想及其实践[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帆;张载哲学体系[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2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2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