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司马光与道学的兴起

发布时间:2020-06-21 19:19
【摘要】:本文选择以司马光为考察中心,探讨在熙丰年间居洛士宦与道学兴起的关系。司马光作为北宋中后期思想与政治交织点上的核心人物,以他为讨论中心,更有利于从思想和政治的视角去理解北宋后期的政治改革及其思想变化。自仁宗庆历年间以来,儒学复兴之大潮愈来愈猛烈,当时尚年轻的司马光就在庞籍、范仲淹等人的感召下,潜心阅读儒家经典,以期治平天下。仁宗在位时期的历史发展和衍变即是道学兴起的时间条件。神宗熙宁年间,以司马光为首的一大批元老重臣,因反对变法而退居洛阳。洛阳由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道学即兴起于此空间之中。时空具备的儒学大潮所衍生出的“道学”思潮,在司马光身上有着极为显著的体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北宋诸儒通过理解《易经》,重建儒家思想和政治秩序的根基。“形上”与“形下”揭示了“道器变通”之理的第一个层次:世间万物的存在方式不是“隐”便是“显”。“知”与“行”揭示了“道器变通”之理的第二个层次:人的主体性。“体用”则揭示了“道器变通”之理的第三个层次:道学思潮在对抗佛教的过程中,渐趋以“体用”的思维方式来阐明儒家圣人之教。司马光在理解《易经》的基础上,通过发挥《中庸》的思想来论述天道与人道沟通的方式—上下通达。首先,上下通达的基础在于确立“中”的视域。其次,人要在天命、率性、修道和教的相互贯通中,实现天人之间的合一。最后,惟有“诚”才能真的使天道与人道上通下达。司马光道学思想的具体内涵,表现在天道和人道两个方面。天道的显现是由天及人的过程,司马光的《潜虚》揭示了这一显现的过程:始于气而终于命。从家范之道、君道和臣道三个层次阐述人道的内涵。以司马光思想为代表的道学思潮,在北宋神宗时期兴起,其确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事件,其实质乃为宋儒超越汉唐,追溯先秦文化的行动。本文通过思想史与政治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出北宋兴起的道学具有两大特点:其一:北宋诸子的学问思想之根基在于《易经》,他们对于象数均有所理解,邵雍最为精通,司马光、二程次之;其二:北宋道学的终极关怀在于政教秩序的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44;B2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有强;;论司马光的“独乐”精神——司马光“独乐园”诗文的文化解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张立文;;司马光的潜虚之学的价值[J];晋阳学刊;2012年02期

3 桑兵;;民国学人宋代研究的取向及纠结[J];近代史研究;2011年06期

4 葛信来;;北宋时期的洛阳士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夏绍熙;;理学的兴起与胡瑗“明体达用”思想新探[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陈峗;;以人道显天道:论《中庸》诚的思想[J];齐鲁学刊;2008年02期

7 周扬波;;洛阳耆英会与北宋中期政局[J];洛阳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邓小南;;宋代历史再认识[J];河北学刊;2006年05期

9 王水照;;重提“内藤命题”[J];文学遗产;2006年02期

10 陈峗;从“贵体贱用”到“相与为体”——中国体用哲学的范式转换[J];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峗;家训与宋代伦理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肖红兵;居洛士宦与北宋神哲朝政[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向有强;司马光事迹诗文系年[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邱梦艳;司马光史学的理学精神[D];湖南大学;2008年

5 张晓敏;《温公家范》主体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6 刘丽丽;司马光交游考述[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24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24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4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