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物、符号、仿真—鲍德里亚后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12:41
【摘要】:鲍德里亚的思想如果将其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那么可以分为前期的现代性思想和后期的后现代性思想。前期的现代性思想其切入点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之物,通过对物的分析引出他的符号消费的理论,并进而形成消费社会理论。后期的后现代性思想其主要研究的是物的反叛性,高科技的技术物则成为了这个时期的研究对象。尽管鲍德里亚自身并不认为自己的思想被划归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范畴中,或许他的后期的思想还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超后现代性的思想,但是纵观鲍德里亚后期理论所论述的内容,他们包括仿真与仿像、致命之物等理论,这些理论所体现出来的是技术物对于实在以及主体的反叛和侵蚀,在其后期的思想中非理性主义思想则成为了他理论的主旋律。因此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将其思想归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中。本文抓住鲍德里亚从物到符号再到仿真的一个逻辑发展过程展开对鲍德里亚后期技术哲学思想的研究,其中涉及到对于鲍德里亚前后期技术哲学思想的比对和转变的理论问题的研究。 笔者认为鲍德里亚前后期的技术哲学思想具有内在的逻辑连续性,即后期的技术哲学思想是对其前期技术哲学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延伸即认为前后期的技术哲学思想都以“物”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虽然前期的物与后期的物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其切入点都是围绕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的物;发展即后期的技术物理论对比其前期技术物理论更具深刻性。鲍德里亚的前期对于技术物的描述是为了引出他的符号理论,而符号理论的引出又是为他的消费社会理论做铺垫的。他后期的技术哲学思想则是针对技术物对于人和社会的影响来展开的,这时的技术物涉及到了对人类主体有巨大影响的技术如网络、核技术等,这些技术体现出的是客体技术物对于主体的反叛甚至是毁灭,因此最终得出了他的悲观主义的技术观。鲍德里亚一生思想多变,学术界一般是将鲍德里亚的学术生涯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在笔者认为就是鲍德里亚反思、形成、运用自己理论的一个过程。本文认为鲍德里亚后期技术哲学是其后现代思想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后对于现代技术的一种深刻的解读。我们在分析鲍德里亚后期技术哲学思想的时候必须结合其前期的技术哲学思想理论,通过把握其前后期技术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来总结出鲍德里亚前后期理论思想的内在逻辑和联系。鲍德里亚后期的悲观主义的技术论也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他对于技术物的独道的解读不仅对当今的社会和技术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我们现在的技术发展观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565.59;N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克木;;技术哲学谈[J];读书;1988年03期

2 陈昌曙,陈红兵;技术哲学基础研究的35个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赵大宇,邢广桥;当前科技哲学研究需要深入反思的若干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张帆;;第十三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会议综述[J];哲学分析;2010年03期

5 田鹏颖;从技术的思想到技术的伦理学转向——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思想述评[J];哲学动态;2005年04期

6 赵建军;技术哲学的历史演进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陈文化,沈健,胡桂香;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再思考——从美国哲学界围绕技术问题的一场争论谈起[J];哲学研究;2001年08期

8 陈凡,曹继东;解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J];哲学研究;2004年06期

9 ;“第十一届全国技术哲学年会”通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7期

10 周丽昀;杨庆峰;;第13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综述[J];哲学动态;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谢咏梅;;中国技术哲学的实践传统及其当代意义——纪念《从“积木式机床”看机床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发表50周年[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夏保华;;重构技术哲学的“学科共识”——德克斯及其《发明哲学》[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茌良计;;符号的梦魇——评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万长松;陈凡;;苏俄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戚本芬;;技术的解释与估价[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7 孔明安;;技术、主体与形而上学的玄学遐想——鲍德里亚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研究[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曾军;;鲍德里亚走出了马克思?——从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谈起[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9 曾军;;鲍德里亚走出了马克思?——从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谈起(提纲)[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夏莹;;生产的镜像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批判——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观念批判辩护[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Peter Kroes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潘恩荣 译;技术哲学:从外在进路到内在进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何自英;时代呼唤技术哲学的发展[N];科技日报;2000年

3 张义修;张一兵何以“反鲍德里亚”[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刘晓君 茅炫;关于技术哲学的演进[N];光明日报;2004年

5 康慨;鲍德里亚非常重要[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戴阿宝;拟像(simulation)[N];社会科学报;2008年

7 唐学鹏;鲍德里亚的“拟像”死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8 赵晖;《社会技术哲学》:一部创新之作[N];光明日报;2005年

9 季桂保;后现代的痴迷描述者[N];文汇报;2007年

10 刘国鹏;虚拟现实元年之后的人类命运[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向阳;走向澄明之境—技术哲学视阈中的技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卫才胜;技术的政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汪德宁;“超真实”的符号世界[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秀武;技术设计的哲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6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7 孙浔;走向技术民主和文化多元[D];复旦大学;2008年

8 鞠惠冰;消费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章琰;大学技术转移的界面移动及模式选择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曹继东;现象学的技术哲学[D];东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巴晶;列斐伏尔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穆春;鲍德里亚消费异化思想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张伟娟;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金雪;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查红梅;文化视域里的现代技术:鲍德里亚的批判[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6 谈秋桐;物、符号、仿真—鲍德里亚后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中文;鲍德里亚早期符号文化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荣禾香;鲍德里亚的“仿像”理论及其美学意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桂昕翔;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聪;“物之恶”:尤奈斯库与鲍德里亚的言说[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27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27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8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