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5 03:42
【摘要】: 本文在立足荀子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选取荀子人际关系思想作为研究方向。文章以父子、君臣、君民这三种人际关系为研究线索,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围绕着两大问题展开:一是荀子对先秦儒家的人际关系思想做了何种程度的改变和继承,二是探求荀子与墨子、庄子、韩非子人际关系思想的异同。 论文正文由五个章节和一个结语组成。第一章,主要是回顾荀子研究的既有成果并提出研究的问题。学界已在荀子研究的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人性论、宇宙观、礼论这些方面。在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不足,这成为本文研究的起点。第二章,侧重比较荀子与孔孟在父子关系认识上的差异。孔子孟子在处理父子关系时强调亲情和自愿原则而荀子在处理父子关系时推崇外在强制因素的作用;孔子孟子认为血缘亲情重于是非标准而荀子则认为是非标准重于血缘亲情;孔子孟子认为父子关系要重于君臣关系而荀子则认为君臣关系要重于父子关系。针对以往学界对荀子父子关系思想的评论,本文强调荀子是从政治本位出发看待父子关系,推崇政治公平优先,打破了儒家既有的血缘本位。荀子这样做是为了士人的政治前途。第三章,着重论述荀子与孔孟在君臣关系认识上的差异。孔子孟子坚持理想主义的入仕观,认为士人应当择君而仕,而荀子则持现实主义的入仕观,他认为士人可以和任何类型的君主合作。孔孟追求君臣关系的对等性,强调士人的尊严和人格独立,而荀子则放弃了对君臣关系对等性的追求,认为臣下在和君主交往时应充分考虑到君主的感受和利益,并引进了有关权术的内容,尊君卑臣的色彩比较浓厚。不过,荀子在改造儒家君臣观时总是力图守住基本的道德底线。本章探讨了荀子思想转变的成因。君主专制制度和官僚体制的确立以及士人的生存现状决定了荀子的思想走向。荀子思想的转变一方面拉近了儒家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儒家理想主义的缺失。第四章,主要阐述荀子如何继承并发展了孔孟的君民关系思想。孔子孟子均是民本主义者,他们主张君主应当善待人民,认为民意是君主统治的基础。荀子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但学界在荀子君民关系思想的认识上却有不同的意见,一派认为他的思想是民本主义,另一派认为他的思想是君本主义。本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民本主义和君本主义并存于荀子思想中,互不矛盾。当论证君主统治的正当性时,荀子认为君是末,民是本,因为他认为君主统治的正当性在于民众的支持;当谈及政治治理时,荀子认为君是本,民是末,因为他认为民众无德无知,没有能力参与政治,国家治理要靠君主及其手下官员。第五章,比较荀子与墨子、庄子、韩非子在人际关系认识上的异同。在父子关系的认识上,墨子与荀子均主张儿子应该孝顺父亲,但墨子主张兼爱,认为爱人之父应如爱己之父,并主张薄葬短丧,荀子则坚持了儒家在父子关系上的立场:爱有差等、三年之丧。在君臣关系的认识上,墨子主张士人应该择君而仕,而荀子则主张无君不可仕;墨子与荀子均主张君主应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臣下应充分顾及君主的颜面。在君民关系上,墨子与荀子都站在民本的立场上。庄子与荀子都主张儿女应该孝敬父母,但庄子认为文明因素只会有害于理想的父子关系,顺着人的自然本性发展就可以产生孝行,其中无须礼义的介入,因为他相信人的天性是淳朴的。荀子则认为文明因素对理想的父子关系来说是必要的,人性本恶,只有经过礼义的矫治才能有孝行。庄子认为士人应该远离仕途和君主,现实政治无法改变,而荀子则主张士人应该积极入仕,通过与君主的政治合作来改变现实。庄子与荀子都主张君主应该爱护人民,但庄子认为理想的君民关系只存在于前文明社会,而荀子则认为在前文明社会中人际关系处在一片混乱之中,理想的君民关系只存在于文明社会。荀子与韩非子都主张为人子应尽孝、为人臣应尽忠。荀子认为人性虽然是恶的但却可以改变,道德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韩非子却认为人情好利且不可改变,他基本上否认了道德在人际关系领域中的作用,走向了利益决定论。荀子与韩非子都主张君主应该为民谋利。荀子主张君主应坚持礼法兼用的原则来管理人民,法律的作用是次要的。而韩非子则认为君主只要依靠法律就可以治理好人民。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 荀子的人际关系思想是针对战国的社会实际而发,他批判继承了包括儒家在内的各家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荀子人际关系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22.6;C9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表现新型的人际关系[J];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02期

2 权佳果;论人格尊严[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彭炜寰;;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J];希望月报;2002年23期

4 ;简单方程式[J];招商周刊;2003年51期

5 张金龙;桃源望断何处寻——郁达夫《迟桂花》臆说[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6 熊小燕;;从马加爵事件看加强大学生人事智能的培养[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7 俞平;;生命中的二十四个模式[J];心理世界;2006年03期

8 靳成学;;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引导[J];山东电大学报;2006年03期

9 大牙狼;;画太阳画出你的交际潜能[J];视野;2006年10期

10 吴淡如;;讨厌我就是敌人?[J];意林;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瑶华;;“间意识”与日本人的人际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宋广荣;;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探析[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陈力男;;试论高校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4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裴俊昌;;煤炭企业人际关系[A];三门峡市第四届自然科学论文集(2002-2004)[C];2004年

6 张炜伟;张景焕;许燕;;男护生人际关系与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谢金菊;谷传华;赵海灵;;初中生家庭功能、情绪调节与人际交往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廖昌荫;车宏生;余丹;吴小云;;高校学生接纳与人际关系、心理症状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梅雄;;浅谈艇员人际关系对船艇安全航行的重要性[A];船舶航泊安全的新经验新技术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肖仲辉;;失地农民人际关系的变化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攸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颜建斌 攸县司法局局长 邓爱祥;倡导包容和善观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湖南日报;2009年

2 谭普平;珍惜人缘关系 共建和谐社会[N];开封日报;2009年

3 云南省姚安县龙岗小学 伍家磊;协调人际关系是艺术,不是权术[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蔡若愚;大楼多了 串门的少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潘虹;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N];吉林日报;2011年

6 长子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人际关系在礼俗与利益博弈中渐变[N];中国社会报;2010年

7 袁州区竹亭小学 彭运兰;感恩与和谐[N];宜春日报;2011年

8 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 王辉耀;如何拓展你的人脉关系[N];经理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构建和谐人际关系[N];廊坊日报;2010年

10 孟怀东;人际关系中的小病态[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春海;荀子人际关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成殷姬;人际关系中的“和”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冯建章;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孙大强;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心理账户探索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洪高;从仁爱到正义:中国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的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爽;征地、撤村建居与农村人际关系变迁[D];复旦大学;2012年

8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苏森森;成就美德[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郑建钟;北宋仁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对人情冷漠现象的思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赵海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人格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屿;基于社会互动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龚宏燕;论语文教育中人际关系的理念及其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丁剑;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胡建新;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萍;创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D];苏州大学;2006年

8 管莉;中美文化差异:圈内和圈外的文化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凌;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8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28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7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