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的最好世界理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516.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潮,余慧贤;第七届莱布尼茨国际学术会议在柏林召开[J];哲学动态;2002年03期
2 段德智,李文潮;试论莱布尼茨的现象主义与单子主义的内在关联——对国际莱布尼茨研究中一个重大问题的回应[J];哲学研究;2002年09期
3 H.波塞尔,燕宏远;莱布尼茨的和谐(杂多之统一)概念[J];世界哲学;2002年04期
4 段德智;中国当代莱布尼茨研究述介[J];哲学动态;2003年07期
5 陈乐民;从一滴水窥万象——莱布尼茨[J];博览群书;2004年11期
6 蔡天新;;莱布尼茨: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J];自然杂志;2007年01期
7 刘纲;;莱布尼茨:西方文化史中的“另类”[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8 张西平;;简论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的文化意义[J];世界哲学;2008年01期
9 ;莱布尼茨[J];德语学习;2008年05期
10 杨静;;论莱布尼茨的科学院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钢;;莱布尼茨与德国的现代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杨关玲子;;物理或神恩:自然的两种面孔——莱布尼茨自然观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朱新春;;批判性思维与科学发现——以莱布尼茨为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齐敬;;莱布尼茨对笛卡尔唯意志论的批判[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渝生;“万能大师”莱布尼茨[N];大众科技报;2004年
2 王渝生;“万能大师”莱布尼茨[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王渝生;“万能大师”莱布尼茨[N];大众科技报;2004年
4 王渝生;“万能大师”莱布尼茨[N];大众科技报;2004年
5 本版辑文 晓慧;莱布尼茨及其哲学思想[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6 刘钢;莱布尼茨的思想与中国[N];学习时报;2007年
7 王渝生;“万能大师”莱布尼茨[N];大众科技报;2004年
8 李文潮 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莱布尼茨档案中的“中国文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任思蕴;莱布尼茨甚至可能超前于我们这个时代[N];文汇报;2013年
10 孙小礼;莱布尼茨挑起的一场争论[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志勇;莱布尼茨的最好世界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静;论莱布尼茨的科学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俊;莱布尼茨物理学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2 李秀芳;莱布尼茨《中国近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熊思呐;莱布尼茨实体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东升;论莱布尼茨的语言哲学思想[D];苏州大学;2009年
5 彭华;莱布尼茨对儒学与基督教神学的会通[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勇刚;现代思维方式的发端—莱布尼茨哲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孙怡;莱布尼茨真理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8 王露阳;论莱布尼茨史学[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夏岩;探析莱布尼茨天赋观念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一平;浅论莱布尼茨认识论对经验论的吸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40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4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