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栗谷对朱子学理气心性论的继承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0-07-08 05:03
【摘要】:栗谷(1536-1584),名珥,字叔默,号栗谷,谥文成。他与李退溪并称为朝鲜朱子学的双臂。二人从不同的角度继承和发展朱子学理论,构筑了各具独自特色的性理学思想体系。栗谷着重于理气之“不离”,开创了以主气为特征的畿湖性理学派;退溪则着重于理气之“不杂”,创立了以主理为特征的岭南性理学派。 朝鲜高丽朝(918-1319)受唐代文化影响,以佛教为国教。尽管佛教教义在哲学上的回答是可以被证伪,但其所具有的逻辑和思辨性,无疑对朝鲜哲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高丽王朝的衰弱,佛教也日益腐败堕落,再也起不到收拾民心的作用。于是,崇佛与排佛成了高丽末期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焦点。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高丽朝廷的一些激进学者13世纪末14世纪初开始从元朝引进程朱理学,以此来对抗佛教。同时,也想用程朱理学来重整社会秩序,挽救国家的命运。所以,早期的朝鲜朱子学,亦称高丽朱子学。 栗谷哲学可以说是处于16世纪朝鲜性理学的鼎盛时期,综合了李彦迪(1491-1553)和李混为中心的主理哲学和徐敬德为代表的气哲学。栗谷在自己的《圣学辑要》中以程朱性理学为基石,大量引用了宋代性理学者们的著述和理论。栗谷哲学的基本框架可以说是继承了朱子学说,当然也有创新和发展的内容和部分。 栗谷围绕理气之间的关系,从气发理乘、理气之妙、理通气局等范畴展开了自己的性理学理论研究。另外,栗谷提出了“七包四”性情论和“人心道心相为终始说”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心性学说。 作为宋代的朱子学说在朝鲜的继承和发展的理论,栗谷哲学在理论体系上同朱子学说有什么关系,特别是通过理气论和心性论两方面的比较,找出栗谷哲学和朱子学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所在。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4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蓉;孙晋书;;从《朱子家礼》看儒家的家庭伦理观[J];才智;2011年17期

2 王振华;;张载对孟子心性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颜立水;;厦门可以打造“朱子文化”品牌[J];群文天地;2011年04期

4 李星;;论朱熹修养论的双重向度及其当代意义[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蔡钊;;中国乐器制作材料的天人合一特色[J];音乐探索;2011年02期

6 陈来;;朱子学与阳明学及其现代意义[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金春峰;;对朱熹哲学思想的重新认识——兼评冯友兰、牟宗三解释模式之扭曲[J];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8 阿里木·托和提;;回到孔子——日本德川时代儒者伊藤仁斋思想的基本理念[J];孔子研究;2011年04期

9 丽虹;;清华大学陈来教授来校讲国学经典[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宋野草;詹石窗;;蔡清易学思想考论[J];东南学术;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功欧;黎康;;论钱穆的朱子学[A];中国书院论坛[3][C];2002年

2 王守华;;朱子学在日本[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3 徐公喜;;《朱子学提纲》与朱子学说特性[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魏定榔;;朱子不注《春秋》之原因蠡测[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黄保万;;黄iυ谥熳友е械牡匚挥牍毕譡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朱茹辛;;从文化观点探索朱子学术思想的影响[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7 朱荣元;;借鉴朱子治家智慧 构建和谐社会基础[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二)——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四——老年人与发展[C];2008年

8 高令印;;略论厦门金门的朱子文化[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王有为;;从文化角度重估朱熹及朱子学[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10 ;2002’朱子学国际研讨会在菲律滨首都马尼拉隆重召开 一[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熊慎端 朱燕涛;追寻“朱子之路” 体验朱子文化[N];华东旅游报;2010年

2 演讲人 朱杰人;朱子家礼的现代演绎[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记者 王洪波;纪念朱子诞辰880周年《朱子著述宋刻集成》出版[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小草;朱子学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N];福建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本报尤溪记者站;纪念理学先贤朱子 传承千年古县文化[N];三明日报;2010年

6 鹤鸣;朱子学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N];福建日报;2000年

7 “义乌发展的文化探源”课题组 杨艳秋 执笔;南宋朱子学在义乌的传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伊品寿;朱子学术研讨会召开[N];闽北日报;2008年

9 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 朱杰人;朱子家训的普世价值[N];三明日报;2010年

10 冯会明;朱子故里 理学名区[N];上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源;朱子《易》注考源[D];浙江大学;2009年

2 高琼;生命践履与“性天通”——薛tD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冬梅;“心与理一”与“超凡入圣”之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勇;朱子学新生面的开显[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巧生;二程弟子心性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王玉强;近世日本朱子学的确立[D];吉林大学;2009年

7 闫宝明;毛奇龄与朱子学[D];南开大学;2009年

8 张树青;《大乘起信论》与两宋理学心性论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程水龙;《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尉利工;朱子经典诠释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龙哲;栗谷对朱子学理气心性论的继承和发展[D];延边大学;2010年

2 李月芳;朱子“持敬”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10年

3 刘远鑫;朱子诗歌之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蓉;从《朱子家礼》看儒家的家庭伦理观[D];辽宁大学;2011年

5 许伟;朱子与阳明格物致知说之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勃然;朱子“诚”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11年

7 张卫国;“庆元党禁”视域下之朱子学转向[D];海南大学;2011年

8 陈彦曜;朱子为政之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滢瑜;朱子《小学》“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孝教育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许卿彦;朱子休闲哲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6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46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