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孔子礼学思想的哲学诠释及其政治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2020-07-09 19:25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的社会转型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政治思潮勃兴的时期。人们习惯用“礼崩乐坏”来形容这个时期社会和思想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旧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观念中不适应历史发展的部分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抛弃;另一方面新兴的生产关系和社会阶级又引起了人们的深入思考,社会政治思想得到了蓬勃发展。 “周礼”是旧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集中表现,它不仅包含了旧的生产关系下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还包括了奴隶社会的治国指导思想。在新的生产关系形成的过程中,旧有的礼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发生变化,礼的内容与它的形式——“仪”发生了分离,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循礼”与“僭礼”并存的状况,有识之士开始对“礼”的本质等问题进行反思。孔子是第一个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周礼”进行系统地分析、裁剪、整合和重新诠释的思想家。他通过反思周礼的基础——“天命”并给予了重新理解与定位,发展了礼的人文精神——“仁”的精神;并对礼的社会价值——“和”进行了理论探讨,完成了对礼学思想的哲学建构。在此基础上,孔子分析了“礼”、“德”、“法”等政治概念,挖掘出了礼的政治意义:一方面,作为人们外在行为规范和准则的礼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具有部分“法”的作用和效力;另一方面礼不是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它的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人们对它内部所包含的“德”的精神的认同和执行,所以孔子更强调“为政以德”和“为仁由己”。孔子礼学思想结合了“法治”和“德治”两种治国思想,进一步发展了“礼治”思想。 这种以“礼治”为核心的治国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政治文化景观,但是这种思想在近代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冲击下遭遇到了生存危机,如何认识传统礼治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其进行现代价值转换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话题,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努力。我们相信,孔子礼学思想的现代价值总有一天会得到重新理解。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222.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家溧;《论语》礼征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7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47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2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