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20:52
【摘要】: 本文是从网络哲学的角度对于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关系(以下简称虚实关系)的系统研究。笔者在已有的虚实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网络虚实二重性理论”。“网络虚实二重性理论”认为,虚拟不仅是事物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人性的重要方面。作为一种复杂的矛盾存在物,网络世界不仅具有人们一般所认为的虚拟性,而且还具有隐匿在虚拟性之后的深沉的现实性。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矛盾是网络世界的基本矛盾。物质一元论、心灵物体二元论、各种“三个世界”理论都不能恰如其分地解释网络世界。网络世界可以用“存在的四种基本样态”理论来解释。网络世界具有技术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这三重不同的维度,在这三重维度中都蕴涵着虚拟性与现实性这双重属性。虚拟与现实之间同时存在差异性、同一性、对立性和统一性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关系。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关系对于我们都具有极大的启示。虚实关系的这四个方面可以用一个命题来概括,那就是:网络是现实的延伸。网络既是现实的人的延伸,也是现实社会的延伸。虚拟与现实之间既有可能形成强性关系,也有可能形成弱性关系,我们所要选择的是强性关系;虚拟与现实之间既有可能形成良性关系,也有可能形成恶性关系,我们所要选择的是良性关系。在当前关于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研究中,最有影响的论调就是“网络恶托邦”和“网络乌托邦”。其实,网络既不是漆黑一团的“恶托邦”,也不是至善至美的“乌托邦”。网络世界在一定意义上的确具有乌托邦所具有的独立性、平等性、自由性、幸福性、自治性和大同性等特征,但是这些特征具有强烈的表面性和形式性。网络世界不可能成为乌托邦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在网络时代,人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虚实分裂。虚实分裂对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解决虚实分裂问题,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促进虚实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虚实和谐。虚实和谐是人类在网络时代应该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虚实和谐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0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相阁;;虚拟世界中服装设计的原则[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贾英健;;网络信息时代人生存的矛盾困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吕静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监督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邬心云;日志式个人博客的自我呈现心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津乐;“双面人”:论虚拟社区中的自我呈现[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孙艳杰;网络交往伦理问题及其对策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林芳;虚拟交往与人的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运来;社会化媒体对青少年后台行为影响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曹志;网络时代的科学传播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雅琴;网络交往对独立学院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麟;虚拟社区中公共领域的建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白海滨;网络舆论及其调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徐宏;自由的狂欢场还是罪恶的源流地[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庞文驹;关于利用网络组织五人制足球比赛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50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50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7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