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再考察
发布时间:2020-07-18 22:26
【摘要】:“知行合一”学说是阳明学术思想的其中一个重要主张。自提出之日起到 现在,人们对此命题的探讨仍然趋于激烈。近年来,在众多的重大研究成果中 仍存在两点不足:1.对“知行合一”命题的本体论意义探讨仍欠不足;2.未认识 到“知行合一”命题是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的融合统一。鉴于 此,本文认为“知行合一”哲学命题仍有进一步商榷和考察的必要。因此,本文 拟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以期揭示“知行合一”命题的思想主旨,探明其思想的 真实意蕴以及整体思路结构,寻找到它所包含的诸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结。这 样,我们就能够深刻理解阳明哲学体系的结构、形态和意义,并对“知行合一”哲 学命题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拟结合阳明的生活经历,对“知行合一”的形成轨迹,即社会历史 背景做一粗略的勾勒,旨在说明他是如何在发现并克服朱子学说的内在矛盾当 中自立新说的。其一,“知行合一”是对时弊而发;其二,“知行本体本来如是”。 “知行合一”的提出是针对时弊的,但这并不是一种权宜的说法,它本身是有真 理性的。同时又对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知行合一”命题的理论特质给予 分析和阐述。其一,从“知行合一”说产生的社会背景来看,它是以“行”为主题 的,即“知而必行”;其二,它也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第二部分作为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诠释“知行合一”说的思想 内涵。其一,“知行合一”说是本体论命题。对这一命题的本论意义主要从两 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知行合一”说与“心即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阳 明在提出“心即理”后的第二年就提出了“知行合一”命题,认为“求理于物外”, “先知后行是冥行”,“妄做”,应“求理于吾心”,以“心理合一”,“知行合一”,这样 才是“补偏救弊”的妙方。另一方面,对“知”、“行”的涵义,功能及其与“一”的关 二 系进行了阐述。“知”作为凌驾于一切现实的知行之上的“知”是现实的知行的 逻辑依据,相对于“知”,“行’有“意念之行’与“躬行践履”之行两种意义,在知行 的发用流行过程中复归“良知”之“体”。正因为“知行”的“合一”不是“说”的问 题,而是一个“做”的问题,所以它又有动态的意义。其二,“知行合一”说是一动 态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第一,是本体论与道德修养论的统一。在良知的发 用流行中,在“躬行践履”的道德实践中,以“良知”之“体”的最终复归为依据。 第二,是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的统一;在道德修养实现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 着认识的方法,手段等问题;第三,是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的统一。“知行合一” 正是在前三者的融合渗透中,集中概括和体现了人性的最终指向,指明了道德 修养的最高境界,即明心见性,返朴归真。也正是在这样的渗透统一中,体现出 了“知行合一”命题的思想主旨和真实意蕴以及诸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结。 第三部分对“知行合一”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做一简单阐述。既然“知行 合一”是一个实践命题,它就并非远离尘世,独善其身的枯寂之学,而是积极人 世,以治天下为己任的富有生气的哲学。它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 一,在政治道德生活中的应用;其二,在教育生活中的应用;其三,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通过在这些声色货利等日常事务中的应用,使“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 得到了实际的体现。 第四部分对“知行合一”说做一个基本的评价。其一,局限性。一个理论的 提出,总是有其时代局限性的。作为“知行合一”也不例外。在其体系内总是存 。在着“良知”之“体”等于同“良知”之“用”,同日又以“良知”之“体”为主的矛盾, 这也是阳明体系不可克服的矛盾。其二、现代意义及价值。“知行合一”对当今 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仍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应吸取其精华,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B248.2
本文编号:2761511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B248.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贵臣;儒家知行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意义的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1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6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