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意识形态的缝合功能初探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0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姬学友;;“找成分”:论李何林20世纪50年代的学术研究[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年01期
2 李烈钧;;走进马克思故居[J];观察与思考;2011年07期
3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须知[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4 纪双城;;英国有一座马克思主义小镇[J];世界博览;2011年13期
5 王纯;;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J];中外企业家;2011年14期
6 ;李大钊 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的举旗人[J];中华儿女;2011年13期
7 孙春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8 胡祝欣;杜静宜;;浅析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J];学理论;2011年21期
9 宋保傧;;“人本主义”逻辑的差异——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郭刚;;角力与诘难: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传播[J];长白学刊;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A];光辉的历程 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建设主要成就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顾晓英;;弘扬延安精神 增强“问题意识”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4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董瑞华;;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6 陆俊;;交往中的共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考[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黄书进;史国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8 赵会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开展钱币研究工作[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9 邹昆辉;;建国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许兴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丹 郭文奇;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路径[N];吉林日报;2006年
2 罗成琰;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4年
3 韩庆祥;如何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N];台州日报;2010年
4 李银安;建设主流意识形态[N];学习时报;2002年
5 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 陈锡喜;有必要重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孙勇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人文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N];光明日报;2011年
8 李雪林;马克思主义深受大学生支持[N];文汇报;2007年
9 龚仲平;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N];中国工商报;2009年
10 执笔 张毅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部);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回答中国的现实命题[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宏伟;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炜;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2 郭栋;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3 刘新;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思想及其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宇晓;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5 张庆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詹乐;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双套;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俊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D];西华大学;2011年
9 宿秀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舒平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3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6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