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与韩非子“三代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11:08
【摘要】: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叙说:绪论简要说明“三代观”这个核心概念并陈述前人研究与本文写作目;第二章通过梳理先秦史籍中涉及的“三代”历史记载,将先秦时期可能影响诸子言说的“三代”知识进行汇总,从而可以较为清晰地辨明韩非对“三代”的认知来源以及其批判儒墨运用的历史依据;第三章则关注韩非的“三代”的历史叙事以及韩非依此对儒墨“三代观”和“禅让制”进行的批判。这一章节是韩非“三代”观的主体,韩非结合道家、法家的“三代”叙事,塑造了一个从“寡民不争”到“大争之世”的古今趋利潮势。在此功利语境的基础上,加之燕王哙让国导致险些灭国的内乱,韩非认为儒墨为代表的提倡“仁义”和“尚贤”的理想政治全然不合,并引述前人“尧舜相逼”的历史记述,试图从根本上否定儒墨政治言说的历史根基。但尽管韩非以及道法诸子同儒墨诸子在“三代”叙事和政治实践上存在严重的分歧,“立天子以为天下”将周王室衰微后失散的权威与秩序重新树立的愿望却是一致,只是在具体应对上各自走上了不同的路径;第四章则是结合出土的简帛文献,从秦对作为政治遗产的“三代”继承的角度,考察韩非思想在秦构建其君主权威与国家秩序时起到的具体作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与现实发生的抵牾和妥协乃至背离;结论作为第四章的延伸与本文的收束,以韩非试图构建一致性的“法”概念为焦点,从其与先秦“礼”“刑”等概念的关联、君与法的关系和“法”在向下推行过程中产生的同既有宗法人伦传统的矛盾难题三方面分析“法”蕴含的韩非思想中区别“三代”既有概念与秩序的超越性和局限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226.5
本文编号:2770683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2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明;;西学东渐与晚清“三代观”的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英杰;“三代”与韩非子“三代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70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7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