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阐释学视域下《老子想尔注》及柏夷英译本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23:56
【摘要】:《老子想尔注》作为中国道教的重要经籍之一,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其他《道德经》注本不同,《老子想尔注》是唯一一部从宗教神学视角阐释这部经典的作品,被奉为道教首部经典。十九世纪初,中国道教经籍的译介就陆续展开,但《老子想尔注》始终未列其中。直至上世纪末,美国汉学家柏夷在其专著《早期道教经籍》中将《老子想尔注》译成英语,首次将这部道教著作真实、全面地呈现给外国读者。 哲学阐释学认为翻译就是诠释和理解的过程,带有历史性和主观性。伽达默尔认为译者同时充当读者的角色。他的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等观点将阐释学重心从作者中心论转化为读者中心论。理解的历史性是指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可依据时代与自身视界来理解原文,同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翻译活动;依据效果历史理论理解原文,其意义永远不可穷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译本亦不可能成为“不朽”之作。这样一来,文本重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本文作者试图以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为理论基础,对《老子想尔注》及柏夷的英文译本展开研究,试图从“道”这一概念着手评析《老子想尔注》作者如何从宗教神学角度“注解”老子之“道”以及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达到其宗教目的,同时分析柏夷在译文中如何处理对待这些特殊的“注解”;再从“谷神”、“太平”、“长生”、“精”四个关键词语探讨译者翻译策略;最后,分析评价柏氏《老子想尔注》译本的社会地位、影响和意义。 研究发现,柏氏《老子想尔注》译本针对“道”和其他四个道教标志性词语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不用的翻译方法,主要表现为汉语拼音翻译法和英语同义替换法,而两种方法的交替使用使译文更加精准、细致;而针对于其它方式如删字,增字和改字几种方式均在译文中较难实现,从而使得柏氏译文略带遗憾。由于柏夷首次将《老子想尔注》通篇全译,弥补了中国早期道教经籍译介不够完整的缺憾,意义非凡。与此同时,更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借鉴与帮助,影响深远。 本文对《老子想尔注》及柏氏英译本的分析探讨,有助于读者准确理解《老子想尔注》原文及其译本、丰富《老子想尔注》的翻译研究,并对中国道教经籍及道教文化的对外传播及中西文化交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23;H315.9
本文编号:2771471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23;H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广宏;最早的异端蜀学——《老子想尔》[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张继禹;;祖天师立教要义述略——读《老子想尔注》随笔[J];中国道教;2005年06期
3 刘昭瑞;《老子想尔注》杂考[J];敦煌研究;2004年05期
4 连劭名;;“想尔”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向军;;《道德经》之“道”辨析[J];求索;2011年12期
6 梁真惠;耿强;;哲学阐释学的拓展与翻译研究[J];外国语文;2010年06期
7 余平;;《想尔》之道的现象学定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8 张梅;;论《老子想尔注》之“生道”思想[J];求索;2013年04期
9 俞森林;;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观[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张德让;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2771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7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