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德勒兹“情动”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7 22:52
【摘要】:“情动”是德勒兹的重要概念,串联起德勒兹的的全部思想平面,并成为当今西方学界“情感转向”的理论源头。因此,梳理清楚“情动”在德勒兹理论中的思想脉络尤其重要,这将会为我们理解当今“情感转向”的理路范式,阐释当下社会变动和文化表征提供有效借鉴。德勒兹在其早期哲学史研究阶段就已对“情动”予以关注,斯宾诺莎的“情感”,休谟对哲学理性传统的怀疑,康德审美情感中的“自由的一致”,尼采的权力意志,柏格森的“绵延”说,都融入了德勒兹的哲学思想中,构成了他非主体的、生成性的、抵抗性的情动理论。德勒兹的“情动”理论源于他对哲学理性主义传统的反抗,同时是对其同时代的结构主义理论以及福柯那里“被支配的主体”的反驳,还是对海德格尔存在之思中“畏烦”之消极情感的消解。而德勒兹“情动”理论能以提出,得益于当时自然科学理论中“开放系统”概念的出现,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更新进一步促成了他对“情动”装置在社会机制中的思考。通过梳理德勒兹“affect”概念的使用情况以及目前国内相关文献中的翻译情况,本文最终选定了“情动”这一翻译,并在“情动”与“情状”以及“情动”和“欲望”的概念辨析当中明确“情动”的主要内涵。简单来说,情动是在情状的基础上处于一定时空之中的流变,也是情状基础上对诸种关系的更进一步的把握。相较于欲望是所愿来说,情动是所能,虽然情动在运动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欲望,但情动比欲望具有更多的自觉性和方向性。德勒兹关于情动的关键论述是“情动就是生成”,由此出发,德勒兹首先阐明了情动涉及的身心关系。他将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论改造为互为表里、不断生成的身心关系,进而用“情动”来界说身体,倡导通过快乐“情动”来释放身体力量。以快乐为跳板形成的共同概念,使被动情感跃升至主动情感,使我们进入快乐实践之旅。这种实践首先体现在艺术领域的生成实践上,德勒兹把艺术作为情动的装配行为,由此,他赞许卡夫卡代表的“少数文学”,肯定电影中不断游走的“情动—影像”,把艺术风格作为生成可能性的创造。最后,德勒兹的思考把“情动”带入社会政治领域。在他看来,“情动”作为战争机器的武器,能够连接战争机器进行有效的抵抗。在控制社会更加复杂的权力技术形式下,情动能够有效的串联起一个横向性开放组织,实现个体的生命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565.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莹;;试论德勒兹的康德阐释[J];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5年02期

2 李科林;;欲望的生产原理——德勒兹关于现代社会的批判思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03期

3 何川;;虚拟偶像的德勒兹式解读[J];传播力研究;2017年07期

4 张中;;自由的踪迹,或域外之思——论德勒兹思想中的“自由”观念[J];河北学刊;2016年03期

5 王子博;;简析《尼采与哲学》中的反辩证法思想[J];山西青年;2017年04期

6 尹晶;;吉尔·德勒兹:东方与西方——“2012中国开封德勒兹国际研讨会”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王志敏;;德勒兹走向了自己的反面[J];艺术评论;2009年12期

8 潘科;;本质漂移的趣味和意义 读《德勒兹论福柯》随感[J];中国摄影家;2008年07期

9 应雄;;德勒兹之后的电影学研究[J];当代电影;2020年01期

10 保罗·帕顿;尹晶;;《德勒兹概念:哲学、殖民与政治》[J];文艺研究;201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党根;;德勒兹的游牧政治试验[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崔增宝;;德勒兹或单子世界的复魅[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于奇智;;德勒兹—伽塔利与欲望机器认识论[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礼平;;差异与表象的毁灭——略论德勒兹与柏格森之间的渊源关系[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靳铭宇;;单子:从莱布尼茨到德勒兹[A];2008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杜小w;;旅法哲学随感[A];外国哲学(第5辑)[C];1984年

7 程党根;;主体之命运:从“我思”主体到“身体”主体[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龚重林;;德勒兹“三本伦理学”之释义[A];外国哲学(第30辑)[C];2015年

9 尚杰;;绘画中的“形式力”与音乐中的“形式美”[A];美学第3卷(2010年出版)[C];2010年

10 程党根;;激进经验主义:一种别样的经验主义[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能;德勒兹:遭遇“域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2 美国德保罗大学教授 理查德·A.李(Richard.A.Lee.Jr.) 译 陆凯华;“思想”意味着什么:德勒兹与葛兰西[N];文汇报;2017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汪炜;德勒兹论哲学的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4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姜宇辉;回归德勒兹的思想—生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5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蔡熙;德勒兹的概念创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汪民安;德勒兹世纪[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吴冠军;像德勒兹一样阅读[N];社会科学报;2015年

8 安靖 法国图卢兹第二大学哲学理性与知识研究所;德勒兹先验经验论的两条基本原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记者 魏东柱;2012中国开封德勒兹国际研讨会举行[N];开封日报;2012年

10 徐敏;德勒兹意象:一个幽灵或一种理论实践[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兮吟;德勒兹,时间与伦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胡新宇;德勒兹差异哲学与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邰蓓;德勒兹生成思想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葛跃;德勒兹生成文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程党根;游牧政治试验—德勒兹后现代政治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7 孙澄;时间的景深:德勒兹电影理论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8 刘杨;基于德勒兹哲学的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张晨;身体·空间·时间[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10 石岩;德勒兹和加塔利微观权力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慧;德勒兹“情动”理论研究[D];上海大学;2019年

2 余游;同一与差异:德勒兹对康德的阐释和超越[D];浙江大学;2019年

3 唐谦;德勒兹视角下的信息哲学[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4 潘天翼;德勒兹与福柯关于主体的解构与重构[D];贵州大学;2019年

5 邢志勇;块茎思维与游牧空间—德勒兹非理性主义认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6 林佳兰;作为事件的创伤—从德勒兹事件理论出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李好;德勒兹差异哲学视域中的儿童与儿童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8 刘季陶;生成哲学:吉尔·德勒兹的文学进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9 钟芝红;“无器官的身体”—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10 杨蕾;德勒兹生成视域下的中国异类文化现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72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72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0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