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历史科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09:48
  对于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概念的关注热度,大部分学者起始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性质的定位讨论。但是这种学科性质的讨论本身就是马克思自己所反对的。“历史科学”作为一个历史的、论战式的观念,有它自己独特的内在规定和现实旨趣。厘清“历史科学”概念在马克思的思想进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逻辑展开,对于我们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无疑有着肃清迷雾的重大意义。马克思的“科学”概念根源于德国古典传统的科学精神Wissenschaft。在词源上指涉“知识”与“学问”。在一般唯物论语境中,“知识”来源于“感觉”与“经验”,是人们以理性的研究方法关于外在的“感性世界”的认识与把握,但在本质上其仍然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与传统唯物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视域中的“感性世界”并不是“现成的”,而是通过人的“感性活动”逐步生成的。它产生于实践,验证于实践,也指向于实践。马克思将人们对于“感性世界”的把握从“天国”降到了“俗世”,将“非人的知识”转变成为“关于人的科学”。科学被合理解释为对人自身的“实践过程”的认知与说明,或者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说明与确证;之所以“历史科学”被称之为“唯一的”科学,就在于马克思解开了近代以来迟迟未解的“主客分离”的理论难题。而消弭“主客分离”之关键就在于马克思所提出的以“感性活动”为存在基础的实践原则。寓于“自然界转变为人”的历史过程,马克思立足于“感性活动”,不仅将“自然界的人的本质”与“人的自然界的本质”熔铸于社会实践之中,并且还将“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统一成他所唯一承认的“一门科学”;如此,马克思实现了关乎“科学”之“感性”原则与“活动”原则的统一,“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想”的统一,以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马克思的“感性活动”原则实现了科学的“唯一性”证明,但这种“唯一性”并不是没有条件与前提的,相反它必定是置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性”之中进行考察的。可以说,科学起始于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的实践,趋向于“人向人的复归”的历史。它在本质上是实践,同时也是“人”的实践,因而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以及“生成”的实践,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与体现。因此,我们可以将“历史科学”总结为:以“实践”作为存在基石,以“历史性”作为根本规定,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说明与确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0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存疑
    四、本文写作思路与创新点
        (一) 写作思路
        (二)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历史科学”是一门“科学”
    一、为什么是“科学”?
    二、马克思的“科学”是什么?
        (一) “科学”的表现形式
        (二) “科学”的内在本质
    三、马克思的“科学”如何出场?
        (一) “从天国降到人间”到“从人间升到天国”
        (二) “非人的科学”到“关于人的科学”
第二章 马克思“科学”何以成为“唯一”?
    一、“科学”之历史困境
        (一)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二) 康德:“我思”是“我”
        (三) 黑格尔:“我思”是“我在”
    二、历史科学之科学革命
        (一) 科学革命的逻辑起点
        (二) 历史科学的历史展开
        (三) 历史科学的现实变革
    三、历史科学之“唯一性”澄明
        (一) “感性”原则与“活动”原则的实践性统一
        (二) “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想”的历史性统一
        (三) “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革命性统一
第三章 科学“唯一性”如何保证?
    一、“科学”的历史性起源
        (一) 意识只能是被意识到的“人的实际生活过程”
        (二) “人们之所以有历史,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
        (三) “任何生产力都是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结果”
    二、科学“历史性”原则之表现
        (一) “为人的存在”
        (二) “条件性”与“暂时性”
        (三) “自否定的生成性”
    三、“历史科学”的重新释义
        (一) 以“实践”为存在基石的理论
        (二) 以“历史性”为根本规定的科学
        (三) 对人的感性的本质力量的历史性阐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世荣;;谈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服务[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卢德友;李齐;;市民社会:“历史科学”的理论题域[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3期

3 于尔根·科卡,景德祥;20世纪下半叶国际历史科学的新潮流[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1期

4 默根;从历史科学中吸取智慧[J];安徽史学;1996年02期

5 ;历史科学[J];咸阳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6 刘广明;论历史科学的真理[J];求索;1990年02期

7 张磊;历史科学的重任[J];社会科学家;1990年06期

8 阿法纳西耶夫;董进泉;;法国新历史科学的今昔[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5期

9 张鉴虞;关于现代历史科学的断想[J];文史杂志;1987年02期

10 杨晓榕;;历史科学是一门总体人学[J];学习与探索;198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举;马克思与韦伯历史观的方法论转向[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陈祥勤;略论马克思的“普遍历史”思想[D];复旦大学;2010年

3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吴奇;马克思“历史科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2 谢丹桔;马克思历史观的实证性问题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阳春花;阿尔都塞历史科学思想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4 庄忠正;历史哲学还是历史科学[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均涛;历史科学何以可能—阿尔都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辩护[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范丁梁;事件与记忆之间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D];浙江大学;2008年

7 连超;毛泽东对马克思学习思想的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8 刘晗;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孔京京;哲学与历史学的互补共生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10 姚荣;从科学与技术关系解李约瑟难题[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3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83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1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