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陈亮的豪杰观

发布时间:2020-08-13 03:43
【摘要】:在南宋理想人格不断内圣化之际,陈亮一反主流声音将豪杰作为理想人格。对此,朱熹还曾劝陈亮以“醇儒之道”自律,但陈亮并未接受朱熹的劝诫。在他看来豪杰是仁、智、勇具一身且通过实践展为积极事功取向的人格。豪杰这种外王与事功取向实际上根植于陈亮对道与人性的理解中。陈亮认为“道在事中”,故把握“道”离不开人的实践,同时自然欲望在生活中具有现实性,由此他主张人性自然。但他也看到了人心往往有趋向私欲的一面,因此提出以“公”来节制人的不当欲望来使理欲达到统一。同时在符合“公”的情况下,陈亮认为事功是造福百姓的手段,可以达到义利之间的统一。由此事功便得到了合理的论证,而豪杰便是积极地的事功承担者。陈亮将仁、智、勇、行作为豪杰人格的四个明显特征,其中“勇”是豪杰人格的先决条件,表现为主体的自由选择;“智”则表现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仁”是豪杰的根本品质,但这里“仁”多以“公”为内容;“行”则是将“仁智勇”美德的外化手段,表现出较强的事功取向,同时“行”还具有检验豪杰的功能。豪杰与醇儒相比,更重视“智”与“行”,突出了外王的维度。陈亮在当时提出豪杰人格无疑对心性儒学的内圣趋向有纠偏作用,同时也可看到陈亮提倡的豪杰人格实际上是以“公”的为价值取向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244.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琳;;现代理想人格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18期

2 戴桂斌;;儒道理想人格的会通互补及其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王琪;;基于理想人格实现视角的教育本质考察[J];教育与考试;2018年02期

4 徐美慧;;孟子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当代德育价值浅析[J];山西青年;2017年15期

5 王根顺;陈秋生;郝路军;;当代中国“理想人格”的塑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阐释[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7年02期

6 魏心凝;;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迷失与重建[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7 苗相甫;关于理论求索与人格完善的双重作用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冀建峰;李鸿凯;;论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人格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04期

9 李建梅;;让传统文化浸润语文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8年01期

10 洪修平;孙亦平;;君子、理想人格及儒道君子文化的相异互补[J];哲学研究;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梅良勇;刘凌;;孟子的休闲哲学思想初探[A];休闲与国计民生——2008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苏琪;;中国文人的理想人格与中国山水艺术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周奇志;;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简论[A];伦理学与德育研究(2007年卷 总第3卷)[C];2007年

4 郭淑新;臧宏;;朱熹敬畏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蕴[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建高;;也论学衡派的“昌明国粹,融化新知”[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肖南龙;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黎;和合之美[D];武汉大学;2015年

4 樊维艳;中国哲学视野下的中国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贾立国;宋前咏侠诗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论陈亮的豪杰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杨来来;《文心雕龙》中的理想人格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3 杨惠娟;近现代西方若干有影响的理想人格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4 李航;汉代女性理想人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5 王彤;阮籍的理想人格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6 董芳;孔子理想人格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马振宇;荀子认识论中知的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8 张文婷;《论语》“仁人”理想人格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

9 邹安祺;女大学生理想人格构建模式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7年

10 王桂珍;中学古诗文教学与中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91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91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0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