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孟荀内圣外王观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11:08
【摘要】:本文对孟子、荀子的内圣外王观做了系统的比较研究,试图以此为突破口,能对儒家之精神实质有更深刻的认识,继而能更有效的批判继承和转化中国传统文化中之有益成分为现代社会所用。 儒家学说可以“内圣外王”一语来概括。孟子、荀子是先秦时期继儒家创始人孔子之后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大儒,他们在相异的社会背景下,以不同的理论进路继承和拓展了孔子的理论学说,其内圣外王观正是对孔子仁礼思想学说继承和发展所得来的成果。本文在尊重经典,认真研究原典的基础上,尽量将孟荀之内圣外王之道的逻辑发展进程回复到他们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力图客观、理智地对其思想理论进行分析。 原始儒家之内圣外王观,在创始者孔子那里表现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在孟子那里,则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仁政为依归的仁学;而在荀子那里,却是以“性恶论”为基础,以“尽伦尽制”的圣王为最高理想的礼学。本文详细阐述和比较了孟荀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其理论基础、追求内圣和外王的方法和途径的不同和相通之处。把孟子和荀子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分析比较,对孟子荀子的内圣外王观做了局部和整体的纵向比较。并综合分析了二者之内圣外王观在理想和现实上的冲突。本文之所以选择孟子与荀子的内圣外王观进行比较研究,其原因在于孟子与荀子分别代表了儒家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条发展脉络以及“内圣”与“外王”的不同形态,两者的结合为确立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孟子和荀子的内圣外王观无论是在其理论基础天人关系、性善和性恶以及对孔子的仁和礼的承传上,或是其修心成圣的途径和外王路径上,从表面看来都是相异相反的。但若将他们的思想学说综合分析一下,我们会有这样的发现:孔子的“修己以安百姓”、孟子的“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荀子的以仁义为旨归的“王制”都是把道德心性修养和政治治理揉合在一起的。总之,他们对善的追求和依归,可谓是殊途而同归,最终实现了其学说的暗合。 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关涉到儒家的价值取向、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主流形态,其中既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批判地继承其合理的因素,摒弃其糟粕成分,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有益的文化资源。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2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清文;;论荀子道德修养观中的“慎独”[J];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国强;;荀子的道德教化观探析[J];职大学报;2007年02期

3 宁陶;谢有长;;“内圣外王”思想的源流及发展历程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4 王占通;;论荀子对先秦儒家传统的突破[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06期

5 夏麟勋;“青出于蓝”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6 何朴;;荀子教育思想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7 向仍旦;;荀子论儒学[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8 赵源一;荀子人性论的诠释[J];学术研究;2000年02期

9 汪高鑫;荀学研究的新拓展——《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述评[J];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02期

10 曲爱香;荀子的天人观是人类中心论吗[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启雄;;荀子的正名论[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2 泓峻;;从“人性恶”这一前提看荀子礼教思想的人本主义内涵——兼谈荀子与弗罗依德思想逻辑的相通性[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吾敬东;;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叶舟;;荀子人学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石——兼评荀子的人性学说[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程二行;;荀子的名学理论及其“用名三惑”通诂[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6 陈德安;;荀子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许梦瀛;;论荀子的教育目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倪愫襄;;制度伦理思想的儒法之争[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焦杨;;从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体系看荀子的学习理论[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10 孙中原;;墨家“杀盗非杀人”的命题不是诡辩[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1949—1979)[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永胜;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N];光明日报;2001年

2 王学平;荀子故里话桑麻 安泽山水走天下[N];人民代表报;2009年

3 记者 靳淑琴;山西师范大学荀子学院正式成立[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杨宝迪 实习生 刘佳;市领导会见日本客人[N];长春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武维生;走进荀子故里 神奇安泽[N];中国信息报;2010年

6 陈中浙;何为“群居和一”[N];浙江日报;2006年

7 苏晓峰 魏建云;科学发展创伟业 荀子故里今更娇[N];临汾日报;2009年

8 苗润田;论荀子的社会批判思想[N];山西日报;2009年

9 ;荀子与现代商业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10 周炽成;荀孟在唐代的影响[N];山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苹;荀子传经考[D];浙江大学;2011年

2 乔安水;荀子礼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冬;先秦儒法思想继承改造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5 储昭华;明分之道[D];武汉大学;2005年

6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廉清;荀子荣辱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铮;荀况与“百家争鸣”时代之终结[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楷;荀子伦理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10 彭岁枫;荀子的礼法君子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荀子圣人观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张永光;荀子伦理思想及其现实价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刚林;论荀子《乐论》的音乐美学[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睿婷;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白玉良;荀子理想社会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房登科;礼法同行天下治[D];扬州大学;2004年

7 金晖;荀子礼学思想的现代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易波;性伪相分与凡圣异同[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李瑶曦;孔荀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洪永稳;论荀子的文艺思想[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91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91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