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的人格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7:16
【摘要】:人格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特别是关于人的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马克思并没有把“人格”问题当做专门的问题来研究,但是我们在马克思的原著原典中还是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人格”有着超越传统的认识,这与他对旧哲学的革命、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是统一的。马克思的人格思想不是凭空出现的。人格问题经过洛克、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讨论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哲学问题,马克思的人格思想是在对以前的哲学家的批判与继承中形成的。首先,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将人格分为个体人格(即“特殊的人格”)、法人人格和国家人格,批判黑格尔将国家人格置于一个人格,即“君主”之中,认为黑格尔对具有国家意识的国家人格的强调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制,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国家意识就是“朕即国家”。马克思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是其社会性,而将具有社会性的个人称为“市民”,而国家人格是个体的市民人格的最高现实性。其次,马克思把费尔巴哈的“人格化”思想运用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借助“人格”概念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异化人格”,认为“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劳动者是劳动时间的人格化”,并揭示了阶级形成的基础。最后,马克思人格的哲学基础是他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唯物史观。在前者的意义上,马克思强调人格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人格表现出实践性与生成性、社会性与阶级性、历史性与时代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特征。在后者的意义上,马克思“社会三形态”理论为我们对马克思人格思想研究提供了优秀的研究范式,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双向互动、辩证统一的过程,要经历依附人格、异化人格并最终达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格。我们认为,作为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格的理论内容和价值的深刻理解,在当代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人格思想的研究可以形成科学的人格观,对其他如人的本质、人性、个性等关于人的理论的研究进行关照,使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理论形成一个整体,对当代人类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现实社会中,正确认识人格的发展规律,对人的主体意识的培育、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关系的建构以及人的解放都发挥着重要功能。同时,也从新的角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培育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0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亚生;刘禹杰;;破解人格同一性难题的新思路[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肖永辉;胡海波;;“人的个性”的前提性问题[J];现代哲学;2010年03期

3 沈亚生;;人格自我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4 林剑;;马克思人学四辩[J];学术月刊;2007年01期

5 林剑;;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的深刻革命[J];哲学研究;2006年09期

6 沈亚生;;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人格自我论研究的理论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03期

7 沈亚生;;人的个体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王锐生;;个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1年00期

9 王锐生;21世纪马克思人学之命运[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1期

10 郑发祥;俄罗斯个性心理学的新近发展与动向[J];心理学探新;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秀莲;论人格的文化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静;马克思道德人格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启示与借鉴[D];燕山大学;2016年

2 刘兴盛;马克思个性解放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王学乐;论人的个性发展[D];延安大学;2014年

4 王芳芳;论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对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超越及当代启示[D];浙江大学;2014年

5 冯晓坤;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现代性独立人格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彦;哲学视角下的人格问题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魏文芳;论马克思的个性理论[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张春华;马克思人格价值思想的当代意义[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肖永辉;论“人的个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瑞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与现代人格塑造[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973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973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2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