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技术观对现代技术发展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2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晓光,王淼;辉煌的映照 卓绝的交响──论雕塑的审美特性与中西差异[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朱玉泉;关于实现三大和谐之协合机制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李小成;庄子的开放性心态对审美心理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石秀峰;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泰戈尔短篇小说创作风格略说[J];集宁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5 乔丽媛;东方信仰文学别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孙红震;纯朴乐观和谐健康的人性之歌——汪曾祺小说人物世界透视[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6期
7 赵家庸,王正升;一幅清新、明快、绮丽、和谐的图画——《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解读[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黄秉生;生态美感本质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甄雪艳;生命的彩虹——浅析《虹》中两性关系和谐的因素[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10 肖书珍;如何营造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世江;;收入分配不公殃及社会(如铸造业)的和谐与发展[A];第八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曲培亭;;浅议如何构建企业内在的和谐[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3 杨丽;;辛弃疾农村词中的和谐图景[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张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司法制度——如何实现公正与和谐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5 滕亮;;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A];湖南省卫生经济与信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一次学术年会专辑[C];2010年
6 唐建华;;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讨论[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白振军;;环境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沈建中;;树立新课程理念 有效推进班集体建设[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张朝华;;构建新课程下的和谐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贾宁;;浅谈城市色彩修辞与人居环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青岛海王集团董事长 冷玉喜;共同目标造就和谐银企关系[N];金融时报;2001年
2 一丁;和谐与茶道[N];中国老年报;2001年
3 张业民 许谱槐;美术教育三和谐[N];美术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沈谦 本报通讯员 李勇军 赵博生;人鱼鸟能否和谐奏鸣[N];陕西日报;2001年
5 流星;如何与员工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N];安徽经济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孙巍;稳定和谐促发展[N];陕西日报;2000年
7 本报评论员;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N];河北日报;2001年
8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咨询中心 刘华清 何锋;心理治疗:让内心和谐[N];健康报;2001年
9 沐泽;构建和谐生态圈[N];网络世界;2002年
10 马顺生;追求愉悦与和谐[N];安徽经济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世雁;环境危机的多向度分析[D];东北大学;2002年
2 尹德和;以“和”为核心的企业伦理文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杨玉冰;太极拳本体论[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仰和芝;生存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陈云;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冲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陈志英;商业连锁和谐内治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王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董传升;“科技奥运”的困境与消解[D];东北大学;2004年
9 万勇;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健;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和谐艺术[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政;高校师生关系新问题的反思和对策[D];西南大学;2008年
3 叶菊华;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海英;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戴红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现代和谐家庭建设的意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俞慧琴;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浅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哲;论技术的人文美追求[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8 吴秉奎;论中西写实主义油画中的“和谐”理念[D];延边大学;2007年
9 朱明;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黄丽;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9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79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