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朱熹的“理”——莱布尼茨《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引义

发布时间:2020-09-03 10:55
   我们首先跟随莱布尼茨批驳龙华民、利安当的脚步,通过辨析“原始物质”,认定朱熹的“理”是精神实体而非物质实体。进而扩展到理气的形上形下之辨。理气不离,二者关系密切,但却不能等而视之。“理先气后”,“理”优先存在,是第一性的,“气”则是一种被动存在;无“气”时“理”亦在。 “理”作为一种精神实体是否如基督教的“神”一般拥有生命意志?龙华民予以否定,莱布尼茨则有条件地肯定了该命题。我们从“理无情意、计度、造作”知道“理”不具人格,更从“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等说法看出天理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一方面显示了与西方最高信仰的人格化不同,一方面却又不贬损其神圣性。 与“理”的无为无不为相表里的问题是“理”的动静问题。朱熹借助于周敦颐《太极图说》处理动静问题。通过梳理,我们把焦点放在静态的“太极”上。此外,包括朱熹在内的宋儒都很关心“已发未发”问题,它通常被现代学者纳入心性论范畴讨论,但我们发现“太极”其实也有“已发未发”的问题,因此将二者结合,着重探讨“未发之理”的观念。 朱熹没有明确提“未发之理”,但他对“理”、“太极”以及“中和”说中的种种陈述,透露出朱熹头脑中的类似的观念,因此这一提法是可以成立的。“未发之理”是“一理”,是绝对静止和完满的,它是“万理”的总根。以此出发,朱熹理学的方方面面,例如“理一分殊”、“格物致知”等,可以得到很一贯的解释。 通过分析理气关系、理之动静、已发未发、即物穷理等理学议题或命题,我们得到朱熹的“理”同基督教的“神”之间的近似以及少许差异。特别地,通过界定“未发之理”并阐发其绝对静止与完满的内涵,不但申明了“理”的形而上本体地位,更勾勒出其信仰特征。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B244.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姚徽;论朱熹《论语集注》的特点及贡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李凤鸣,王为东;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李梅训;简论欧阳修《诗本义》对《毛传》、《郑笺》的批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肖建新;;宋代的监察机制[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8 汪大白;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历史转折──朱熹“以《诗》言《诗》”说申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张传开;整体与部分范畴在古希腊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王成华;西方古典哲学对实体的追究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怀棋;;太极文化与和谐思维[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高建立;;闽学与佛学之关系研究——以朱熹哲学思想为中心[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东屏;潘红霞;;朱熹理欲观新释[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天庆;徐朝旭;;静、虚工夫与明中后期儒、道交涉——以朱熹后学蔡清为例[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田智忠;;即气论仁——朱子仁学思想的精神特质[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武忠;理想家园[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2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5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李晓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2 张悦;诗与思之和谐交融——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象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戴和冰;《汉书·艺文志》至《宋史·艺文志》易类书目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4 杨洲;人品、诗品、画品——论王冕的人品及其诗画创作[D];河北大学;2001年

5 谢恩廷;熊十力哲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6 苏擘;柏拉图Vs.荷马——西方文明史上哲学与文学的第一次激烈对抗与融合[D];河北大学;2001年

7 张青;论汤显祖诗歌的主情特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安春平;宋代的医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董煜宇;朱熹科学思想管窥[D];郑州大学;2001年

10 陈颖;宋代动量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11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11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1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