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王阳明与奥古斯丁善恶观比较

发布时间:2020-09-03 16:10
   人性及善恶是人永恒的话题。对于传统儒家来说,人性及善恶是最为直接的问题,终极目的圣贤和现实世界中的伦理规范都可以说与这一问题直接相关。在基督教中,上帝的至善与现实世界中善恶的矛盾使得对上帝的至善与现实善恶之间的关系进行学理说明就成为一重大的理论问题。就儒家和基督教的善恶思想来看,对现实和超越的辩证理解可谓它们最大的共性。这样,以王阳明和奥古斯丁的善恶观作为考察对象,对于疏理两种文化体系对善恶问题关注的同异,就有重要的文化比较意义。 论文分为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对阳明良知的至善、无善无恶,良知与善、善与恶、从无善无恶到有善有恶、功夫论等内容作了详细的疏理。 论文第二部分集中考察了奥古斯丁的善恶思想,其中涉及他的上帝观、善恶论和恩典与自由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上帝的至善、至善与存在、创造与善、自由意志与恶、善与恶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以合论的形式阐述了阳明和奥古斯丁所代表儒家和基督教在善恶问题上反映出来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学位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B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觉敏;尹佳;;从托尔斯泰的上帝观看其对老子“道”论的接受与误读[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树俊;;试论王艮的修道思想[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龙红莲;;论希腊神话命运观与基督教上帝观的内在联系[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赵林;;试析笛卡儿关于上帝存在的几种证明[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王强伟;;试论犹太教的“人格神”上帝——以《摩西五经》为中心[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阮春晖;;阳明后学独知之辨[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7 赵澎;;“明德”之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8 于祺明;;从爱因斯坦私下的直白到霍金的公开否定——解读霍金的“上帝观”[J];科学与无神论;2011年04期

9 王凯;;资本强权与道德良知的博弈——影片《扭转乾坤》评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10 韩磊;;洪秀全的上帝观[J];黑龙江史志;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俞吾金;;究竟如何理解尼采的话“上帝死了”?[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雷红霞;;西方近代哲学中的上帝观[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高浦棠;;命运·天意·上帝——《雷雨》的神秘主义思想本体破译[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孙筱泠;;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逸帆;;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媒体责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6 宣庆坤;;论蒂利希文化神学中的生存论建构[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7 于作敏;;略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8 成祖明;;努力构建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马晓霖;为良知而反战[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许同均;良知[N];光明日报;2001年

3 李丽;一次唤醒良知的解读[N];中国邮政报;2002年

4 石文龙;论法官与良知[N];人民法院报;2002年

5 周月亮;传唤良知 悲剧喜唱[N];文艺报;2002年

6 盛泉;一个经济学家的智慧与良知[N];中国保险报;2002年

7 陈创东;法治有赖良知[N];检察日报;2000年

8 秋实;无形无象、似有而无的神[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阿成 茼子 于小尘;“冷漠官司”拷问良知[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10 章炳元;科技发展呼唤良知[N];解放军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文平;犹太人早期上帝观念的历史演变[D];复旦大学;2006年

2 鲍世斌;明代王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许宏;巴布宗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张宏薇;托妮·莫里森宗教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傅晓微;艾·巴·辛格创作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坛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6 朱承;超越心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鲍永玲;“种子”与“灵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可培;偏见与宽容 翻译与吸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程小娟;圣经汉译中“God”的翻译讨论及接受[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国元;王阳明与奥古斯丁善恶观比较[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国昌;论西方哲学中的上帝观[D];延安大学;2011年

3 黄艳珍;论王阳明的圣人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爱玲;个体道德责任浅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东青;生命的解放[D];山西大学;2007年

6 张晓宁;犹太女性主义的性别与上帝观(Gender and God)[D];山东大学;2006年

7 杨品一;罪责召唤与天渊之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陆军;宋明理学中的德性与见闻之辨[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雁飞;怀特海的宗教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群;论康德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批判[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11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11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