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阐释的困惑

发布时间:2020-09-09 21:54
   阐释学是理解和阐释文本的理论。然而,只要我们一开始阐释,便会陷入主客观对立的冲突之中,即阐释者的天生主观性和阐释要求的准确性、客观性之间的冲突,这是一种阐释的困惑。回溯整个阐释学的发展历史,阐释的困惑早就在阐释诞生的那一刻出现,并且一直伴随着阐释学的发展而发展。 然而,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来临,文本的意义面临着被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被解构,从而导致了那些原本先于阐释者而存在的“意义”不再隐藏于文本的背后,而成了令我们无法触摸的“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所有的阐释也将变成徒劳。 由此可见,阐释的困惑在当下已经成了一个极为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中西方的阐释学研究者中,只有少部分人的研究论述稍微涉及到相关内容,更勿论说有研究者对此做专门的研究。 鉴于此,本篇论文尝试着回到阐释学的发展源头,从最初阐释学作为《圣经》的阐释手段开始,将阐释学在发展过程所遇到的阐释困惑进行一一梳理,进而对阐释的困惑所产生的根源进行探究。 首先,在文章的上编——阐释的困惑之现象分析中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两希”文明融合时期的阐释困惑。当时的基督教领袖们为了保持并让别的民族也接受他们的一神信仰,他们面临着如何阐释这种一神信仰的思想的困惑,最终他们运用某些策略解决了这种困惑。所以,在这个时期的阐释困惑就是在民族文明遭遇时期应当如何进行阐释以更好地促进文明的交融。第二章,16世纪宗教改革的阐释困惑。由于“除教会外,别无救恩”的观念,教廷拥有巨大的权力,掌控了人们的思想。因此马丁·路德通过提出“因信称义”的原则和重新翻译《圣经》打破了教廷的长期垄断。所以马丁·路德面临的阐释的困惑有:1.新旧教派方面的问题:“改革教派”阐释学与“虔信教派”阐释学之间的矛盾;2.语言方面的问题:新旧约《圣经》中拉丁语、希腊语的矛盾,以及二者与普通信众不懂这两种语言之间的矛盾;3.阐释方式方面的问题:“寓意阐释”与“语义阐释”之间的矛盾。第三章,近现代时期的阐释困惑。这一时期阐释学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学说,所以阐释要求具有客观性。那么,如何将寓意解经法和文字解经法相结合以及将主观的信仰和客观的阐释完美结合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阐释困惑。第四章,后现代主义时期的阐释困惑。这一时期由于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意义成了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的,而阐释模式也变得多姿多彩,那么到底如何选择阐释模式,到底哪一个阐释模式才能准确地获得理解成了这一时期阐释困惑的最突出表现。 接着,文章的下编——阐释的困惑之根源探究则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理解的差异性导致阐释的困惑。“阐释”与“理解”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对此历代阐释家们纷纷去界定二者的关系,得出了阐释与理解是不可等同的。而且活在社会历史之中的每个人有着千差万别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决定了理解,从而造成了理解的差异性,进而导致了阐释的困惑。第二章,阐释模式引起的阐释的困惑。由于人们所处的角度和所采用的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多种的阐释模式,它们都只倾向于其中的某个角度或者方式,从而造成了阐释的不全面。同时又因为阐释模式的多样性,造成了人们在进行阐释之前必然面临着一个选择的困惑:哪一个才是我所要选择的阐释模式呢?而在阐释结束之后面临这样的困惑:我的阐释是否全面?因此,阐释的模式必然引起的阐释的困惑。第三章,文本意义引起的阐释的困惑。意义的确定性失落了。那么阐释所追求的目标被瓦解了,意义成了人们可以凭个人的理解和阐释去定义,人们成了没有根基的“漂泊浮萍”,这必然引起阐释的困惑。 经过这番考察之后,我们发现:阐释就是一场冒险。 英国诗人、评论家柯勒律治说:“哲学在疑惑中开始,也在疑惑中结束”。本文的目的不在于要消除这些阐释的困惑,而仅仅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这些困惑明朗化,我们能更加勇于面对这个困惑,并对这个困惑所产生的根源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学位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08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E.帕尔默;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和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潘德荣;;从叙事到隐喻:斐洛的诠释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章启群;理解与审美─—伽达默尔解释学及其美学意义[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4 童燕萍;谈文学批评中的意义不确定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5 彭启福;;诠释学的起源:神话与科学[J];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6 洪汉鼎;诠释学与中国[J];文史哲;2003年01期

7 黄世中;论王蒙的李商隐研究[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8 贾怀鹏;理性与神性的碰撞——追索两希文明融合的历史原因[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9 潘德荣,齐学栋;诠释学的源与流[J];学习与探索;1995年01期

10 景海峰;解释学与中国哲学[J];哲学动态;2001年07期



本文编号:2815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15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b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