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善无恶:管志道与顾宪成之论辩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248.9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国;蒲松龄痴狂意象论[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2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陈时龙;晚明书院结群现象研究——东林书院网络的构成、宗旨与形成[J];安徽史学;2003年05期
5 叶远厚;王阳明哲学的现代诠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郭淑新;朱子、阳明圣人观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郭学信;论包拯崇拜的文化心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杨乃乔;比较视域与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张学智;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徐林;明中后期狂士的社会交往生活与江南士林风气[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戴兆国;;朱子《大学章句》与王阳明《大学古本旁释》比较研究[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承;;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天庆;徐朝旭;;静、虚工夫与明中后期儒、道交涉——以朱熹后学蔡清为例[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欢欣;;“三言”中的妓女形象探析[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清春;;王阳明的格物实践及其本体论转变[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一)[C];2004年
7 王杰;;第十五章 明清之际的经世实学思潮[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8 梁一群;;黄宗羲关于社会和谐的政治构想——《明夷待访录》的政治学解读[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肖永明;彭爱华;;阳明心学的兴起对书院讲学的影响[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锐;;浙东学派的历史哲学及其在思想史中的意义[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李晓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戴兆国;孟子德性伦理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郭美华;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蔡静平;明清之际汾湖叶氏文学世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孟子字义疏证》发微[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张青;论汤显祖诗歌的主情特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左其福;论汤显祖的“唯情”文学观[D];湘潭大学;2001年
4 蔚然;《红楼梦》梦系统解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5 贺红霞;王心敬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云;王阳明“本体——工夫”论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志国;徐渭人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马炜;徐渭书法风格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高峰;李贽人生简论[D];湖南大学;2002年
10 向振湘;阳明心学与明代书院[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16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1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