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庄子学说之独立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22:25
   自汉代以来,庄子学说一直归属于道家门下;老庄并称,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业已成为一种固定的认知模式。但是,若将《庄子·内七篇》和《老子》两个文本进行分析、比较则可以看到,庄学与老学在立论的方式和方法上虽有相同之处,而其学说的宗旨和目的则十分不同。如果在判断一种学说的性质和归属时,将这一学说的目的和宗旨作为重于其方式和方法的权重指标,那么,庄学的确是一个独立于老学之外、自成一家的思想体系。 老庄并称的关键点在一个“道”字,“道”同为老学与庄学的核心概念之一,然而“道”在老、庄那里却是既有所同,也有所不同。所同之处在于天  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庄子和老子对于最高本体的道,在实存性、本源性以及自然性几方面的确具有共识,这是老庄之道的共同起点;其不同之处在于人  当形而上的最高本体的道渐渐向下运行,降临到人间,老子之道最终成为一种规律和法则,而庄子之道则体现为一种境界。这一状况犹如站在共同起点之上的分道扬镳。老子以理智探求自然的规律,用来规范人世间的社会秩序;庄子以直觉感受大道的境界,用来安顿个体的精神生命。此二者之道是极为不同的。 老庄之道的不同,必然的导致了二者学说性质的差异。老学从自然的规律推导出人世的法则,作为统治者施政的纲领和依据,老学的剑锋最终直指无为而治的治世说,其学说性质为社会政治学说;庄学由大道的状态提炼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作为个体生命的寓所,其学说性质是个体生命学说。在老子满怀救世之愿,谆谆教导着统治者无为而治,并信心十足地预言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蓝图时,庄子的心早已离开了困苦的人世,寄寓于大道的境界,在精神世界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老子一以贯之地以自然规律为法则去规范人类的社会秩序,孔子同样也是在致力于规范人间的社会秩序。与老子所不同的是,在纷乱的人世中,孔子并未将探求的目光投向天空,他所因循的路子乃是实实在在的人之道。老学与孔学,一者以柔弱无为的自然规律统御社会秩序;一者则挖掘人类自身的特性,以情感和人伦的力量匡正人心和社会。此二者的区别只是方式与方法的不同,而其学说的目的则是一致的。但是,在庄学与孔学之间,则有着个体与群体、天上与人间的根本性的分歧。庄子基于对人类个体性的判断和肯定,建立起“道通为一”的齐物论,个体与个体之间、物种与物种之间,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孔学则肯定人的群体性和社会性,强调“人”作为一个类概念的整体性,以及整体之中个体本质的共同性。此三者,并非传统观念中所划分的那样,老庄一家,形成共同的反儒阵营。尽管老、庄运用了类似的方法,但学术目的与宗旨截然不同;而尽管老、孔的方法不同,却有着相同的学术旨归。可以说,若以老、庄、孔三者相较,老学是更加靠向孔学一边的。 作为个体生命学说的庄学,与老学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是一个独立的思想学说。理清这一问题,对于理解整个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别从人道和天道两方面立论的孔学和老学,一刚一柔,刚柔并济地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系统的主干,这其中的庄学,则是对其主干起到了补充性的作用。庄学是中国思想文化系统中的个体性的学说,个体性作为人的自然本质之一,虽然可以弱化,但却不可能被完全泯灭;所以,强调和重视人的社会性的主体文化,需要有一种个体性的学说作为补充。庄学正在这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帮助主体文化消化和吸收内部的分离力和外来的冲击力,从而十分有效地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从系统内部来说,每当王朝走向没落和崩溃之时,庄学就为世人提供精神的避难所和心灵的安慰剂,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新生思想火花的萌芽和迸发;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佛教,经由庄学的消化吸收,不仅抵挡住了这一外来的破坏性力量,还由此孕育出了中国禅宗的落地开花。可以说,庄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系统中的弹性材料,极大的保证和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由此,也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何以绵延两千年,而又难以冲破的原因。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B2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海燕;张雪红;;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观与老子自然观之比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2 张明明;;《论语》之“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黄淑敏;;略论老子的军事美学思想[J];文教资料;2011年26期

4 贺新梓;;试论《论语》中成语的语法特点[J];文学教育(上);2011年08期

5 陆燕婷;;从《论语》看孔子[J];文学教育(上);2011年06期

6 李平;;试析《圣经》与《老子》中的“是非”价值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楚绪磊;管琪琪;;论孔子的廉政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黄霏霏;;《老子》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的意义探索[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9 康宇;;论魏晋《论语》学的言说范式[J];人文杂志;2011年04期

10 卓丽英;;目的论视角下简析《论语》的两个现代英译本[J];湘潮(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灄灄;;《老子》篇次演变与时代背景[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2 李舜臣;;《老子》中的“观”[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庄清水;;《老子》论说中“有为”与“无为”的现代思考[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4 李建国;;《论语》札记[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肖江;;信任文化探究——读《论语》之后[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谢路军;;《老子》中的经济学思想管窥[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7 廖名春;;《论语》与中国思想史研究[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8 钱逊;;修身为本:《论语》的核心精神[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9 吴相武;;从早期《老子》注对“一”的解释看汉魏老学的分歧[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10 陈纲伦;;道与中国传统建筑[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世英;发掘老子哲学中的科学基因[N];人民日报;2005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 张翼星;中国人首先要读的两本书:《论语》和《老子》[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娜;《老子》和《论语》研究出新[N];人民日报;2003年

4 徐启建;爱惜教育的“加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赵斌;现在读《论语》 可提高个人修养[N];成都日报;2009年

6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蒋秀凤;读《论语》 说勤廉[N];黄冈日报;2010年

7 邱鸣皋;以互证法注疏《论语》[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陈壁生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从中国历代读注中寻找《论语》真义[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9 徐洪兴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老子》中的为人智慧[N];南方周末;2010年

10 清华大学教授 钱逊;读《论语》,学做人[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健胜;《论语》与现代中国[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士杰;科学与谬误—日本近代学术思潮与《论语》研究的新态势[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娟芳;二十世纪西方《老子》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4 廖扬敏;《老子》专书反义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曹威;英译《论语》的哲学诠释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孔漫春;《论语》出土文献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马德邻;《老子》形而上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培志;《黄帝书》与简帛《老子》思想渊源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郭晓鸿;现代市民话语的文化形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朱华忠;清代《论语》简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莹;论《论语》在英美的翻译与接受[D];四川大学;2002年

2 董毛毛;《论语》杂志(前期)现代性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宇;《论语》道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徐一成;《论语》的和谐思想研究及其当代价值[D];扬州大学;2010年

5 张群超;高中选修课教材《论语选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涛;《论语》中天德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石彩云;中学语文《论语》教学内容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建立;《论语》名词语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强;《论语》“乐”辨及其管理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10 杨天e

本文编号:2817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17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