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主体性特征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09-12 19:30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近二十多年的时间尽管十分短暂,但其承载的历史意义却可谓是化沧桑为辉煌。马克思有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历史的伟大变革铸就了哲学理论的空前繁荣。从“真理标准大讨论”以来,七次哲学讨论及部门哲学呈现的“百花齐放”局面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篇章。而“实践——人”始终是哲学理论探讨的核心。在当今中国,就理论层面而言,实践的观点引起如此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是从来所没有过的事情;在现实活动层面,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把人的主体性——自主性与为我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乃至人的自由与意志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因此,重新解读实践、把实践与人作为建构理论的基石、探讨在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性特征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问题自然成了文章论述的主要内容。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近代西方哲学的主题是认识论问题。即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问题。主体性原则的确立肇始于笛卡尔对理性与自由意志的论述。此后,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张扬。具体表现为康德的“知性为自然立法”、“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以及费希特对自由问题的深刻认识。但与此相对应,主体性在旧唯物主义哲学那里却屈从于必然性的束缚与限制。我们从拉美特里“人是机器”与霍尔巴赫片面地强调必然性、否认人的自由等“机械决定论”思想可窥见一斑。因此,近代哲学对主体性问题的探索处于一种彰显与遮蔽二律背反状态。 第二部分:科学、合理地解决主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完成的哲学使命。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几部代表性的著作中,对近代主体性思想尤其是以费尔巴哈哲学为终结的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强调建构主体性原则;同时批判了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在扬弃抽象的、精神性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强调建立以实践为基础、在人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展现的主体性原则。因此,“主体性之谜”的解答根源于马、恩确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彻底贯彻了实践的观点。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过去人们主要是把它放在认识论范畴中,只是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基石来理解。我们认为,必须重新扩展实践的“问题域”,而实践的主体性特征正是一个新的视角。马克思主 义一贯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 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因此,实践的主体性特征具体包 括四个方面:第一、“主体是人”—“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第二、 主体的自主性、为我性—对象性活动的价值取向特征;第三、主体的能动性、 创造性—主体性的根本特征;第四、主体的自由与意志的实现—主体的本真 存在。 第三部分:主体性四个方面的特征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展示出来、并得以 实现的。所有这些都与人的需要、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其核心便是“人的全面 而自由的发展”。其实,这仍然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在具体的、客观的历史实践 活动中,主体的自主性与为我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人的自由与意志的实现才有 可能最终成为现实。因此,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 题。可喜的是,在当今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经从经 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科学的理论回答。具体表现为:在 经济上,社会主义实践的目的是“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其奋斗 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政治上,其根本目标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文 化上,其根本目标是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要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人的 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在具体的现实活动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为 解决这一问题找到了合理的道路。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经过现实的、具 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在极大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基础上,其终 极目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一定能够最终得以实现。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B02
本文编号:2817816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B0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西华;“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17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17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