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因果性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18:57
这篇论文从历史性和系统性两个视角研究康德的因果性思想。在历史性的视角中,早期现代哲学家的因果性思想是康德因果性理论的语境和渊源;康德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的因果性思想则构成其自身因果性理论的发展史。在系统性的视角中,康德批判哲学中的自然因果性、自由因果性、目的因果性思想构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整体,这三个部分因而被看作具有内在的关联性。通过对康德因果性理论的历史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我将展现康德的因果性理论在西方哲学史特别是早期现代中的地位和意义。 首先,这篇论文力图揭示在因果性问题上康德与早期现代哲学家之间的思想关联。康德的自然因果性思想是从独断论与经验论的争执中革命性地发展出来的批判性的第三条道路,洛克和莱布尼茨在因果性问题上具有明显的独断色彩,休谟认为他们没有考察因果性这个概念本身是如何可能的。但休谟把因果性概念和原理看作是来自于经验的后天概念,康德则把因果性概念看作纯粹知性的先天范畴。康德的自由因果性思想受到莱布尼茨和休谟的自由观的影响,但他的自由概念是指一种绝对的自发性能力的理念,是对莱布尼茨和休谟的相对自发性自由的超越。通过这种思想革新,康德回应了早期现代哲学中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难题以及与之相关的身心关系难题。 其次,这篇论文力图揭示康德因果性思想在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的继承性与一贯性。这体现在前批判时期的规定理由律中在先规定理由和在后规定理由的区分影响了批判时期各种因果性概念的先验含义与形而上学含义的区分;前批判时期实体的相继律和共存律与批判时期的因果律和协同性原理也具有一定的思想一贯性。 再次,这篇论文力图阐明康德批判时期因果性理论的系统性。自然因果性、自由因果性、目的因果性思想具有内在联系,甚至自由因果性概念自身中已经包含自然与自由的统一性。因此,我把Kausalitat/causality统一翻译为“因果性”而不是“原因性”。具体说来,自然因果性思想的先验意义体现在使得变化的经验和关于原因的经验得以可能,这是一个完整的因果性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其形而上学含义主要体现在“每个变化都有一个外部原因”这样的原理中,这个原理揭示的是处于外在关系中的实体或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自由因果性思想的先验含义体现在自由的理念是理性对知识进行系统统一的调节性原则,知性通过其概念和原理建立起来的只是知识的分殊的统一性,但在康德那里,自然知识的科学性就在于其系统性和整体性,而这只能是由理性带来的;其形而上学含义体现在道德哲学中,一方面自由指的是意志因果性的属性,一方面通过自由的理念意志自我立法的道德法则得以确立。 康德的目的因果性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然目的论和道德目的论上,自然目的论首先是其批判哲学的基本预设,认识论中知识的系统统一性就是基于这种目的论预设的合目的性的完善的系统统一性;其次自然目的论是指反思判断力通过其先验的自然合目的性原则而对某种自然事物、甚至自然界整体的合目的性评判。道德目的论则是康德实践哲学与自然机械论的根本区别,意志规定自身去行动并实现某个对象是以这对象的目的因概念为根据的,因此人类意志的行动是有意识地、合目的地进行的。 对康德因果性理论的这种历史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展现早期现代哲学因果性思想的发展脉络,更能够深刻地展示其批判哲学的认识论、伦理学、形而上学思想的内在联系,因为康德的因果性概念在这些领域都是核心概念。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516.31
本文编号:2818540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51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捷;康德“经验类比”的构成性——一个基于威约曼诠释的评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2818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1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