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康德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0-09-18 13:16
   康德将在他之前的基督教神学所有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方式归纳为三类:自然神论的证明,宇宙论的证明,本体论的证明。康德认为,从思辨理性出发,证明上帝的存有也只有这三种方式。事实上,本体论的证明在这三种证明方式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和逻辑上的优先地位。因此,康德对“上帝存在”证明的反驳也集中在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反驳上。 我们认为康德所面对的“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是经历许多哲学家修改和完善的复杂命题。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第一,“存在”(EXISTENCE)是一种属性。存在是一种属性,即存在象其他属性一样附着于其他事物之上。哲学史上第一个做出“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安瑟伦忠实地践行了这一原则。第二,观念与存在的对应原则。这是笛卡尔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所坚持的原则。在此,我们发现,笛卡尔还有一条原则以前提的形式进入了他所坚持的同构原则之中,成为他的本体论证明的基础,即他意识到了意识有死的根性。第三,观念通过逻辑必然性可以推出存在。笛卡尔阐发的观念与存在对应的原则,最终导致了莱布尼茨承认了观念与存在的逻辑同构关系,即认为我们的观念以及我们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一定会有实在的事物及实在事物间的关系与其对应。实在世界的秩序是一种逻辑结构,与观念世界的逻辑结构相同。 历史上,安瑟伦、高尼罗以及伽桑狄都对传统的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进行了反驳。这些反驳虽然有成效,但总体上来说并不成功。高尼罗并没有切中安瑟伦的论证的关键,反而被安瑟伦所牵引,成为安瑟伦所做的本体论证明的间接证据。伽桑狄明确地否定了笛卡尔本体论证明所隐含的根基。他通过对存在性的分析,指出,存在不是一种属性,存在只能由经验来证实,完满性是从逻辑的形式方面讲的,而存在性则是从经验角度讲的。但是伽桑狄这一分析却仍然站在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的立场上,他无法解释知识与经验的对立。他没有休谟的彻底的勇气将真理一同摒弃。至此,伴随着本体论证明的完善,对他的反驳也走到了一个关节点上。那就是,这个反驳本身也面临着考验:经验标准的合理性何在,如何面对日益发展的真理知识的挑战。问题的走向决定了全新的视野的开启,这就是康德的批判的视野。 康德批判的视野与在他之前的反驳的视野的最大不同在于康德是以一种纯粹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问题本身透彻的分析解读。 第一,康德指出,判断的绝对必然性并不等同于事物的绝对必然性(存在)。在康德看来,判断的绝对必然性等同于逻辑的可能性。而事物的绝对必然性则等同于一种质料性的可能性;第二,康德具体分析了“是”的两层意义,即对“肯定”本身进行了两层划分;第三,康德指出,“存在”不是一个事物的谓词或规定性。康德界定了“存在”的意义:“存在是对一个事物的绝对肯定,并由此也同任何一个自身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与另一个事物相关才被设定的谓词区别开来。”这正是康德对本体论证明的批判的关键;第四,康德认为,“最实在的存在者”这个理念是经验类比的结果。 综合康德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批判,我们可以看到康德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批判具有两个特征:第一,经验对存在的标志作用;第二,综合对存在的建构作用。 康德对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的批判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康德的批判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总体来讲,我们认为康德的这个批判主要有以下两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机制的晦暗不明。虽然康德已经将时间与存在联系起来,但依然对时间作为存在的确切展示机制晦莫如深;第二,“先验自我”的困境。这个具有建构一切经验对象功能的先验自我本身却无着落,毫无规定,确切地说,无法规定,从而成为一个“我自体”。 康德在批判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中所产生的问题,昭示着一种理解上帝的新思路。而开启这一新思路的恰恰是康德本人。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先验演绎中,康德开启了一条现象学的分析之路,体现出了一种对第二版中“是”的意义的超越,在直观的判断体验中“是”与“存在”在时间境域结合起来,上帝在这一境域中显现出来。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B516.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陈义平;智者运动与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伏爱华;;“庄周梦蝶”的美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萧仕平;;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庄子人际关系思想试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赵卫国;;海德格尔视野中现代性的时间根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李孟国;;海德格尔的“伦理”论题与存在之真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时进;刘晓华;王约;刘小玲;;基于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首次正式调查——2010上海卢市湾区公众科学素质调查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苏建;陈凡;;论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的历史嬗变[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赵月刚;;波普尔关于科学知识合理性的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孙斌;张艳芬;;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帝国主义——从詹明信文化理论出发的一个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9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10 陈立新;;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银婧;笛卡尔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5 许筱婷;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达[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树华;霍布斯与韩非的人性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丽英;实践本体论批判[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波;天国的世俗关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陶海柱;伦理学视野下的基督教乡村教会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1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21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e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