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徐复观释《论语》中的“仁”

发布时间:2020-09-22 11:19
   徐复观视“孔学”为“仁学”,视《论语》为“仁书”,主张由“仁”来统贯《论语》。在《论语》中,“仁”是一个高级概念,可以统摄、涵融其他概念、范畴。“仁”和“知”相并列,各有自身的独立意义,并且皆需要“学”来成就。“仁”对“知”和“学”有要求,它是为学的目标和方向,是“学”的最高标准。徐复观以“人”释《论语》中的“仁”,认为“仁者人也”的含义是一个超越生理限制而能从反省中正面承当自身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于此,他认为《论语》中“仁”的基础内涵是“自觉自反”,仁是一种自觉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要求“成己而同时即是成物”。主体需要作自觉自反的工夫来使仁心得以呈露,随着这种工夫的不断深入而有不同境界,“即工夫,即本体”。徐复观所处的那个时代对孔子思想及《论语》的重视程度和解释角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对以“好恶”和“爱”释《论语》中的“仁”的观点进行批判,认为以“好恶”释“仁”是把“仁”立足于人的自然生命之上,而以“爱”释“仁”即把“仁”包含于内在于人自身的情感和人与人的关系之中,都缺少一个人的自觉自反的回转。印证“仁”的含义时,需要将其透入到孔子及其弟子的生活之中。徐复观在解释的一些细节上存在错误之处,而以“自觉自反”作为“仁”的基本解释是正确的。《论语》中的“仁”,其特点是现成的、大众的、客观的、践履的、主体的。“仁”是一种精神品质,是内在而需要付诸实践的,是可培养、可教导、可启示的。仁是主体自身对自身的规定,它要求自身无限向上升进同时对他人有无限的责任感。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2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立国;;徐复观对艺术原理的研究[J];艺术学研究;2015年00期

2 张莉;;徐复观对思想史方法论的反思与自觉[J];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04期

3 许松;;论徐复观的大学教育成就[J];现代大学教育;2018年01期

4 邵华;;徐复观的历史评论[J];宜宾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5 刘国民;;“从学术上抢救青年一代”——徐复观论治学的态度[J];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02期

6 叶水涛;;徐复观谈他的读书生活[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7年06期

7 耿波;;徐复观心性观念的局限与中国艺术精神观之反思[J];文化与诗学;2016年01期

8 史爱兵;田野;;徐复观谈中国山水画的老庄意识[J];芒种;2014年07期

9 耿波;;礼俗互动传统中的徐复观农本政治观[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谭凯;;徐复观的两汉知识分子论[J];江汉论坛;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邓文金;;试析徐复观对“现代文化性格”的反思[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王守雪;;从“追体验”到客观化——徐复观文学研究方法论及其成就[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一辑)[C];2003年

3 朱兴和;;境界说:徐复观与王国维的内在冲突[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国文论的常与变[C];2006年

4 陈静;;徐复观和他的《淮南子》研究[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守雪;;文化保守主义学术系统中的《文心雕龙》研究——以黄侃、徐复观、王元化为主线[A];中国文论的学术史——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三辑)[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杰;徐复观:奋笔学术与政治之间[N];中华读书报;2017年

2 东华大学副研究员 丁明利;两种“意识”的交集[N];文汇报;2017年

3 记者 陈熹邋通讯员 喻少柏;徐复观文物落户省博[N];湖北日报;2008年

4 王守雪;性情充溢的思想家 徐复观[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尹旦萍;徐复观思想的多维展开[N];社会科学报;2004年

6 复旦大学哲学系 施忠连;徐复观 需要重新解读的思想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何卓恩;徐复观:不甘心只做一个儒家[N];中华读书报;2014年

8 贺照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徐复观的晚年定论及其思想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9 李维武;从心到画: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思路[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郭梦霞;中国重认徐复观[N];中国邮政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明利;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徐复观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耿波;自由之远与艺术世界的价值根源——徐复观艺术思想的扩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晚林;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刘毅青;徐复观解释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张宏;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D];山东大学;2007年

6 郭荣丽;文化理念的构建与落实[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法帅;现代新儒家历史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朱立国;徐复观艺术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谭凯;批评与重建—熊十力徐复观知识分子观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刘越;徐复观政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冠翔;20世纪50年代徐复观思想的形成与转进[D];厦门大学;2017年

2 周世玉;论徐复观释《论语》中的“仁”[D];河北大学;2019年

3 马冉冉;社会儒学视角下的徐复观[D];厦门大学;2018年

4 徐倩月;徐复观的形而中学思想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5 林梦佳;论徐复观对庄子的“再发现”[D];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

6 王祖琪;徐复观诗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7 赵鹰;徐复观的艺术风格论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8 陈仁杰;徐复观人性论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9 李春阳;徐复观中国文化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10 王晶;徐复观《大学》诠释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4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24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5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