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真”的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0-09-27 09:46
在后世,“真”与“诚”常连用,表示真率诚挚之意。然而,在先秦时代,真自真,诚自诚,儒家多言“诚”,道家多言“真”。实际上,“真”之名首出老庄之书,其哲学意蕴尤为《庄子》所阐发并凸显。在《庄子》中,“真”及由“真”构成的复合词如“真宰”、“真人”、“真知”皆为庄子哲学的核心观念,“真”也与庄子哲学中的其他核心观念如“道”、“天”、“德”等紧密联系。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庄子贵真” “真”在庄子哲学中具有多重意蕴。首先,“真”与天、道相联系而具有本体论的意蕴。在这个意义上,“真”一方面表示事物的本然存在状态,以及葆有天性的存在方式,庄子所谓“真者,所以受之于天也”,便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真”表示使得事物如其所是又内在于事物的道,亦即庄子所说的“真宰”,就其实质而言,真宰就是没有超越于天地万物之外的主宰,故庄子说“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其次,“真”与“德”相联系而具有德性论的意蕴。所谓“德者,得也”,德就是从道那里获得具体的规定性,就此而言,德亦含有本体论的意味,但是就人而言,当道内在于人时,便表现为具体的德性。基于自然的存在是最完美的存在状态或方式而言,庄子认为“德在乎天”,从而要求修道者“法天贵真”。在庄子那里,体道之人和全德之人也就是真人。再次,庄子对“真”的言说也关乎到对“知”的言说,并提出了“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的思想命题,这就使得“真”(真知)具有了知识论的意蕴。“真知”一方面与经验之知、极物之知相对,一方面也与人们的一曲之见相对。对于前者,庄子主张超越经验之知,甚或忘却经验之知,方能闻道、体道和得道;对于后者,庄子一方面倡导“齐是非”,另方面又主张“以道观之”以超越一曲之见,从而获得真知。“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更多地与体道之知相关,意在说明人的存在境域和境界对于获得真知具有本体论的制约。由是可见,在庄子那里,真的本体论意蕴、德性论意蕴和知识论意蕴具有内在的关联。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223.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庄子贵真
第一章 真与天、道
一、真者,所以受之于天也
(一) 物之本真存在
(二) 人之本真存在
二、若有真宰而不得其朕
第二章 真与德
一、德在乎天与法天贵真
二、全德之人与真人之境
(一) 免乎外内之刑
(二) 外死生与采真之游
第三章 真知
一、何为真知
二、“齐是非”与“以道观之”
三、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827720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223.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庄子贵真
第一章 真与天、道
一、真者,所以受之于天也
(一) 物之本真存在
(二) 人之本真存在
二、若有真宰而不得其朕
第二章 真与德
一、德在乎天与法天贵真
二、全德之人与真人之境
(一) 免乎外内之刑
(二) 外死生与采真之游
第三章 真知
一、何为真知
二、“齐是非”与“以道观之”
三、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鼓应;;庄子认识系统的特色[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2 靳义增;;阿多诺的“反艺术”与庄子的“法天贵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森三树三郎,王顺洪;《中庸》的‘诚’与《庄子》的‘真’[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02期
4 吴晶;《庄子·大宗师》“真人”辨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陈德礼;法天贵真:庄子的人生境界论及其美学精神[J];江汉论坛;1997年11期
6 贡华南;知识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中国传统认识论的存在论之维[J];江淮论坛;2003年05期
7 徐克谦;论庄子哲学中的“真”[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戴峰;庄子、李贽“贵真”思想辨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9 陈徽;;因自然而自由——庄子对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充实与演进[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杨国荣;;体道与成人——《庄子》视域中的真人与真知[J];文史哲;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2827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27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