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试论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及当代历史使命

发布时间:2020-09-28 07:44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所在。它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唯物史观在当代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唯物史观不论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认识,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还是对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正确把握,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关于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及当代历史使命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分析了唯物史观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概况。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唯物史观必须积极回应来自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的诘难,正视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挑战,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课题。唯物史观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基础上,吸收自然科学发展成果和社会实践成果而形成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唯物史观的创始人,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进行了经典论述,不仅总结了当时的科学成果和社会实践成果,而且科学地指明了唯物史观的发展方向。唯物史观是实践的、革命的、科学的理论,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来证明。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各国对唯物史观运用和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坚持、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指导社会主义实践顺利进行。在新的历史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科学内容,从而使唯物史观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第二部分,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价值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体现。唯物史观在当代仍然是不可超越的理论,仍然具有巨大价值。价值是多方面的,同样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也呈现出多方面和多层次。这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是正确认识当代科学技术作用的理论依据;是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性理论根据;是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顺利进行的理论依据;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人们树立科学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分析了唯物史观的当代历史使命。唯物史观在当代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是时代的精华。因此,面对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唯物史观肩负着重大的历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B03
【文章目录】:
引言
一、唯物史观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概况
    (一) 唯物史观在当代面临的种种挑战
    (二) 唯物史观的发展与创新
二、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一) 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是不可超越的
    (二) 唯物史观是正确认识当代科学技术作用的理论依据
    (三) 唯物史观是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四) 唯物史观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性理论依据
    (五) 唯物史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顺利进行的理论根据
    (六) 唯物史观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七) 唯物史观是当代人们树立科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三、唯物史观的当代历史使命
    (一) 坚决捍卫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指导地位
    (二) 揭示当代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
    (三) 引导人们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四) 揭示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魏军;;浅议人类在生态圈中的地位[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李毓章;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刘伟;苏新连;;安妮·普鲁的小说《老谋深算》的生态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孙显元;;二元 多元 和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石国亮;;论政党价值观的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胡光;提丢斯科学思想的历史考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吴家荣,许心宏;过程即目的:对生存悲剧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玲;吴斌;;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陶艺的民族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厚俊;袁志田;;全球公共债务危机与世界资本主义新变化[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牛金成;张歂;;安全科技人才教育发展的内涵及价值取向探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袁张帆;;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语言观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8 潘玉君;;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9 李润珍;武杰;;跨学科视野下的工程伦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陈凡;;技术图景中人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靳明;我国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冯瑞;中国竞技体操制胜规律探骊[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万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芸;羊毛衫产品的顾客评价标准和满意度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何丹;从组织整合到社会整合[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贺羡;我国两性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郭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多旺;法家的功利价值取向与泰国的兴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8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28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3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