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从吾学术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2 10:15
冯从吾(1557—1627年),字仲好,号少墟,谥恭定,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与高攀龙同年、为刘宗周师兄,同师湛若水的二传弟子许孚远,是晚明时期著名的理学家、醇儒,明代关中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创办并长期主持的关中书院为晚明四大书院之一,天启年间,与邹元标、曹于汴、高攀龙等在北京创办首善书院,在当时的政界、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为官时间不长,出处进退一介不苟。在北京反对万历皇帝沉溺酒色,荒于朝政,冒死直谏之声震天下;在山东主持盐政,大胆除积弊,打击不法之徒,堵塞权奸贪赃舞弊之路。一生主要以讲学为职志,其学术特点继承了关学重会通的优良传统,做到了远接孔孟之真精神,近将程朱陆王而一之,而其于异端是非之界,则辨之不遗余力;其学术内容他自己在其晚年比较准确地概括为:“以心性为本体,以诚敬为功夫,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度量,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极则。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其思想精神大体上与东林学派相呼应。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B248.9
【文章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冯从吾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渊源
第一节 冯从吾生活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冯从吾的学术渊源
第二章 冯从吾的讲学活动和政治活动
第一节 冯从吾的讲学活动和著述活动
第二节 冯从吾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表现
第三节 冯从吾著作考略
第三章 冯从吾论讲学
第一节 讲学是儒家的优良传统
第二节 讲学之原则与内容
第三节 讲学之伪迂辨
第四章 冯从吾论出处和政治
第一节 用行舍藏
第二节 器量与功业
第三节 理学与举业
第四节 齐治均平
第五章 冯从吾的心性论(上)
第一节 心是仁是理
第二节 人心至虚,众理咸备
第三节 意无善恶而念有善恶
第四节 道心人心之辨
第五节 心之功夫
第六章 冯从吾的心性论(下)
第一节 性命之辨
第二节 未发与已发之辨
第三节 善利之辨
第四节 无善无恶之辨
第五节 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之辨
第六节 理欲之辨与理障之说
第七节 “无”与“有”之辨
第七章 冯从吾的功夫修养论(上)
第一节 敬肆之辨
第二节 诚伪之辨
第三节 四勿与克己之关系
第四节 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五节 好名之辨
第八章 冯从吾的功夫修养论(下)
第一节 中庸之难能
第二节 博文约礼之关系
第三节 为学之道
第四节 信与权之关系
第五节 交友与君子小人之辨
第九章 冯从吾的境界说
第一节 孔颜乐处
第二节 天地万物一体
第十章 冯从吾对异端的批判
第一节 对异端的一般批判
第二节 对佛家的批判
第三节 对道家的批判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832277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B248.9
【文章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冯从吾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渊源
第一节 冯从吾生活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冯从吾的学术渊源
第二章 冯从吾的讲学活动和政治活动
第一节 冯从吾的讲学活动和著述活动
第二节 冯从吾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表现
第三节 冯从吾著作考略
第三章 冯从吾论讲学
第一节 讲学是儒家的优良传统
第二节 讲学之原则与内容
第三节 讲学之伪迂辨
第四章 冯从吾论出处和政治
第一节 用行舍藏
第二节 器量与功业
第三节 理学与举业
第四节 齐治均平
第五章 冯从吾的心性论(上)
第一节 心是仁是理
第二节 人心至虚,众理咸备
第三节 意无善恶而念有善恶
第四节 道心人心之辨
第五节 心之功夫
第六章 冯从吾的心性论(下)
第一节 性命之辨
第二节 未发与已发之辨
第三节 善利之辨
第四节 无善无恶之辨
第五节 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之辨
第六节 理欲之辨与理障之说
第七节 “无”与“有”之辨
第七章 冯从吾的功夫修养论(上)
第一节 敬肆之辨
第二节 诚伪之辨
第三节 四勿与克己之关系
第四节 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五节 好名之辨
第八章 冯从吾的功夫修养论(下)
第一节 中庸之难能
第二节 博文约礼之关系
第三节 为学之道
第四节 信与权之关系
第五节 交友与君子小人之辨
第九章 冯从吾的境界说
第一节 孔颜乐处
第二节 天地万物一体
第十章 冯从吾对异端的批判
第一节 对异端的一般批判
第二节 对佛家的批判
第三节 对道家的批判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建荣;;明清陕西关中书院与科举制度[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静;明清时期关中书院在陕西的地位与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孙琳;冯从吾理学思想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2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3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