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美的交往与人性自由—席勒思想的统一性

发布时间:2020-10-10 22:42
   自由是欧洲近代思想、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思想的主题。在哲学家那里,自由体现为理性的自由,在诗人这里,自由则体现为人的人性自由。作为卢梭与荷尔德林之间承上启下的重要诗人,席勒以美的交往道出美的人性,也即自由的人性。对人的人性自由的关注贯穿席勒思想的始终。不同于卢梭的自然——美的心灵,也不同于荷尔德林的神圣的自然,席勒的自然是美的自然。在美的自然中所呈现的,是以美为规定性的人的交往。这种美的交往传达着人性自由的本质,这是席勒与卢梭和荷尔德林的一致之处,虽然在他们各自的思想中,这个本质的表现形态不尽相同。“美的交往”是席勒思想的独特的表现形态。正是在“美的交往”所传达的“人性自由”(思想的内容)的统一中,我们看到作为诗人、思想家和戏剧家的席勒,他的思想之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体现着近代的自由精神——生命的原则。为了突出席勒这一思想的独特性和统一性,在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现状之后,第一章,论述席勒和康德在美与崇高问题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第一,在康德那里,对美的规定属于反思判断力的工作,审美判断都是形式判断,所谓美的四个契机涉及主观的合目的性,与人的主观的形式相符合;而在席勒这里,美不再只是反思判断的活动,而是自然乃至自由的法度,其立法是具有实在内容的。相应的形式也不局限于主观合目的的,而是生命本身的形式——游戏冲动。第二,康德的思想使命是实现至善(完满的善),至善作为实践理性的唯一客体,以三大公设为前提而实现(《实践理性批判》);而在感性世界中,人的自由则直接显现于美与崇高中(《判断力批判》)。前者说明了自由的必然性,后者则说明了自由的现实性。因此说,美与崇高是康德实现至善事业的一个环节,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康德通过判断力沟通理性的世界和现象界。在席勒那里则不同,美不仅作为实现至善的环节,而且本身就是知的形态。正如康德的自由的当下在道德法,席勒的自由的当下在游戏冲动建立的审美国度。第三,与此相应,在对人的理解上,康德认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理性,尤其是实践理性,它体现在道德行动中;对于席勒,理性的人同感性的人一样,都是不自由的:前者由于受理性的强制,使人的感性不自由,后者由于受感性欲望的强制,使人的理性不自由。而真正的人,也即完满人性的实现,是要使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同时都自由,不再有任何强制,这种自由实现于(审)美的游戏。席勒思想的起点正在于他的这样一种与康德不同的对于人的理解。哲学家关注的是理性,与此不同,席勒所关注的是人性。对人性的赞歌构成了席勒思想的真正开端,这体现在他的诗歌中,尤其是极具代表性的长诗《欢乐颂》、《希腊的众神》和《艺术家》。因此第二章,通过对席勒诗歌的讨论,指出席勒在其思想之初,是继承了卢梭对自然的普遍人性的信赖与赞美,唱出了对人性的赞歌,赞美了普遍的人性。这一点体现在同时代的哲学里,则是对人的理性的普遍承认。然而,原始的自然在人的反思中却失落与异化了。最后,失落了的自然通过美的艺术而复归。重新获得的自然不再是原始而单纯的自然,而是以美为规定性的自然。也即,人以自然的自由失去的,以自由的自然重新获得。缺少规定的思想会有沦为空洞的危险。这样一个关于美的自然的思想,其规定性何在?第三章,以《审美教育书简》为中心指出:正是在审美教育中,席勒对以美为规定性的人进行了具体的规定。他的审美教育思想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所有人,以普遍人性的教养为目标,最终要建立自由的国度。在《审美教育书简》中,鉴于原始自然的失落,席勒回忆起了希腊,回忆起在那里尚未分裂的美的人性。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他的时代的状况:人由于分工的发展和科学的精细而使人性更加片面,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而是成为了“一些微末的残缺不全的断片”。因此他通过两条道路重建人的自由,一是通过游戏冲动使自由在理想中实现:“理性提出了美的理想,同时也就提出了人在他的一切游戏中应该追求的理想”;二是通过自由在有限精神中的实现: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审美心境(作为审美教养的结果),消除感性和理性的双重紧张,使意志取得自由。在这个意义上,席勒说,自然是人的第一创造者,而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审美心境产生的自由是自然的惠爱,人由此摆脱了动物状态而具有人性,其标志是对审美幻相的爱。承认美的幻相的独立性,它作为理想可以战胜现实生活,正如荣誉战胜财产,思想战胜享受,永生的梦想战胜现有的实存。因此,第四章,首先通过论述指出,体现着“思想自由”的席勒的后期戏剧,与体现着“身体自由”的席勒的前期戏剧有着怎样的差别(第一节)。在此基础上,论文选取了席勒后期的两部重要戏剧,第一部戏剧《华伦斯坦》和最后一部戏剧《威廉·退尔》,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论述,力图说明,第一,符合人性的理想自然如何在现实中的幻灭,达到在世界精神中的不朽和永恒(第二节);第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的人性如何能够通过自我规定而实现于有限的现实,在此基础上,进而实现从审美状态向伦理状态的过渡——通过在世界历史中的行动实现人性的自由。具有美的人格(因而自由)的人不仅在人格、也在他的行动中显示出他的美,他自身的规定性。正是这样的“美的理想”——以美为规定性的人,在自身的行动中具体地表现自身是自由的,建立伦理的自由。这个主题,正与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试图解答的一样: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通过美来实现自由。(第三节)席勒的美的理想通过戏剧人物的行动来实现,这种理想是美的幻相。戏剧作品之所以能够表现美的幻相,是因为其语言是具有规定性的诗的语言。因此,第五章,在总结全文的意义上,从作为智慧形态之表征的“诗”的语言性入手,首先进行三重区分:区别诗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进而区别天才的语言与作家的语言,以及区别古典的具有规定性的语言与现代以来缺乏规定性的语言。在此基础上,首先指出“诗”的语言所具有的规定性。(第一节)其次,指出诗的语言创造出了新的历史和世界。不同于外在现实的有限历程,诗的语言所创造出的历史是人性的历史,它存在于人的心中。同时,诗的语言也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不同于有限的现实世界,诗的语言创造出的世界是人性的价值。它们共同体现着近代的自由精神。(第二节)最后,指出诗的语言具有启示性,它不是命令,也不具有外在的强制性,它以诗的说服人心的理想直接作用于人性。诗的语言不改变世界,但是它能够置换在有限世界中的人的当下。(第三节)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I516.06;B51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取径、布局与创新
第一章 席勒与康德审美思想的差异
    第一节 康德:美是实现至善的环节
    第二节 席勒:人是自由的游戏者
    第三节 美作为知的形态
第二章 诗:作为席勒思想的开端
    第一节 对普遍人性的赞美
    第二节 回忆美的自然
    第三节 让美在诗中复归
第三章 审美教养:作为自由之人的规定
    第一节 古希腊作为美与自由的象征
    第二节 破碎的人与困顿之国
    第三节 自由在审美精神中实现
第四章 人性理想:从“伤感”到“素朴”的格调
    第一节 戏剧之为行动的诗
    第二节 美的人性在“现实”中毁灭
    第三节 美的人格在世界历史中的行动
第五章 作为智慧形态之表征的“诗”的语言性
    第一节 诗的语言与其他语言的区别
    第二节 诗的语言创造出新的历史和世界
    第三节 诗的语言启示出人性
结语
    第一节 席勒对近代思想的贡献
    第二节 在与歌德的比较看席勒对近代精神的体现
    第三节 理想的失落与现代的回响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2835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35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6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