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普遍性

发布时间:2020-10-26 06:40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的普遍性主要体现在他的理解观和语言观中。 解释学的发展过程事实上就是理解观的发展过程。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认为理解是本文解释的基础和精神科学的方法,这使得他们的解释学成为一种方法论。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人的生存方式。具体地说,理解是有限的。理解者和被理解的对象具有历史性,总是在“处境”中。理解的过程,是“视域融合”和“自我理解”的过程,具有时间性。因此,理解是事件,是一种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应用”作为理解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解的合理性是在具体的生活世界中来证实的,并不依赖于普遍的规则。理解的实践性要求解释学关注生活世界,从而解释学具有了普遍性。 作为实践活动的理解是一种理解者和被理解对象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主体间活动,是会话。伽达默尔把它描述为“问一答”模式。会话是一种追问方式。它总是在旅途中,是一个不断超越和不断转换的过程,是意义不断呈现的过程;与会话相伴随的是形成于会话中并保证会话进行的“修辞理性”,实际上是实践理性。意义之所以能不断呈现,是因为解释对象总是处于呈现与隐蔽的张力中。探讨意义是思的本质。不仅思在场的,而且要思不在场的。不思就只说一种独白式的语言。“问题一解决”模式预设被追问的实在永远在场。问题存在于与实在相对的现象世界中。这种追问活动是一种在封闭的视域中具有无时间性的认识能力的主体针对静止客体的可控制的活动。会话与之相反。而且,会话是一个“再语境化”过程,是使潜在的意义现实化的过程。会话这种模式事实上比“问题一解决”模式更根本。我们从库恩的范式理论和波普尔的知识进化理论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模式。会话追问的结果是知识。这种知识不同于过去的那种“合理的知识”;它是靠主体的能动性来保证获得的关于实在本身的知识,但是康德说主体只能认识自己构建的世界,物自体不可知。通过会话获得的知识是摆脱了本质束缚的自由知识。 会话说明理解具有语言性。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有明显的“语言转向”。伽达默尔的语言观与“语言工具主义”相对。后者在其发展过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B089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理解与解释学的普遍性
    (一) 伽达默尔的理解观
        1、理解观与解释学
        2、理解的有限性
        3. 理解的实践性
    (二) 作为追问方式的会话
        1、会话的解释学根据
        2. 会话模式对传统“问题-解决”模式的超越
    (三) 从合理知识到“自由知识”
        1. 合理知识及其条件
        2、自由知识及其条件
二、语言与解释学的普遍性
    (一) 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语言转向
    (二) 语言工具主义的困境
        1、语言工具主义的主要立场
        2、作为工具的语言导致自身的式微
        3. 合法的语言表达与哲学使命之间的冲突
    (三) 伽达默尔的“普遍语言观”
        1、“普遍语言观”的主要立场
        2、作为“事件”的语言对工具性语言的超越
    (四) 语言基础上“主-客”分裂的弥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承诺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艺楠;;从解释学视角看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2 孙玉伶;;浅谈非语言交际的使用[J];学周刊;2011年15期

3 宁岩;;从概念范畴角度解析概念结构的普遍性特征[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康宇;;论魏晋《论语》学的言说范式[J];人文杂志;2011年04期

5 顾友仁;;解释学语境中的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4期

6 秦清芝;;重新解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及现实意义[J];前沿;2011年13期

7 李飒;;浅析人的个性与普遍性[J];学理论;2011年23期

8 覃承华;郭小娟;陆巧玲;;隐喻三性:普遍性、经验性及规约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魏明德;;对话、文化与普遍性[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1期

10 梁隆江;;解释词语的几种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德军;理解生命[D];复旦大学;2010年

2 陈海飞;论理解——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解释学重建[D];苏州大学;2004年

3 赵乐静;可选择的技术:关于技术的解释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4 韩梅;自身与他者的辩证关系[D];复旦大学;2012年

5 亓光;政治诠释学视域中的公正[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海星;普遍的人权与人权的普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周险峰;教育文本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犹家仲;《诗经》的解释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0年

9 王聚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刘毅青;徐复观解释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华;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普遍性[D];山西大学;2006年

2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饶筠筠;时间视域转换对哲学解释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莫文甫;意义与文学解释有效性关系问题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程秀芳;音乐解释学导言[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郭建清;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解释学理解[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郑瑜;论法律解释[D];郑州大学;2007年

9 朱玲芳;解释的位置[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向修玉;当代西方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论纲[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6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56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e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