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莱布尼茨微知觉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07:16
   莱布尼茨主张,微知觉使单子具有恒存性、多样性、能动性和连续性等诸多特性,莱布尼茨利用这些特性论证其哲学体系。单子是真正的实体,世界万物是具有多样性的连续系列。莱布尼茨的知觉饱含丰富的心理特征,微知觉是不安、痛苦和快乐等心理状态及其变化的根源。在认识论上,莱布尼茨提出“两种真理论”,真理有推理的真理与事实的真理两种,二者的可靠性程度有所不同,它们是建立在矛盾原则与充足理由原则的基础之上的,它们的获取途径是反省与推证,追根究底它们的真理性来源于微知觉。莱布尼茨的微知觉理论是其自身哲学体系的基础。他利用这种意识不到的微知觉合理解释了人格同一性。这些具有微知觉的单子构成了具有多样性的事物的连续系列,这种普遍联系的思想动摇了近代形而上学的统治地位。莱布尼茨微知觉理论不仅能够说明人们的心理现象,而且还能解决当时身心关系的难题。洛克的白板说与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既针锋相对又各有偏颇,莱布尼茨利用其单子的微知觉特性提出天赋观念潜存说,成为其认识论的基础。莱布尼茨的微知觉理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莱布尼茨的“微知觉”是心理学上“潜意识”的原型,它成为弗洛伊德学说的思想来源。受莱布尼茨微知觉理论的启发,鲍姆嘉通提出研究感性的美学学科的建议,其研究内容相当于莱布尼茨所说的混乱的感性认识。莱布尼茨所谓的微知觉对于单子连续性的效用这一重要问题,学界看法不一,但承认微知觉是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事物变化具有连续性,而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可以中断的观点是较为可取的。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516.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莱布尼茨微知觉的本体特性
    一、单子的特性
        (一)恒存性
        (二)多样性
        (三)能动性
        (四)连续性
    二、微知觉关于单子特性的效用
        (一)微知觉关于单子恒存性的效用
        (二)微知觉关于单子多样性的效用
        (三)微知觉关于单子能动性的效用
        (四)微知觉关于单子连续性的效用
第二章 莱布尼茨微知觉的心理特征
    一、作为心灵最基本规定的微知觉
        (一)莱布尼茨面对的心身关系问题
        (二)莱布尼茨对心身关系问题的解决
    二、作为心理状态及其变化原因的微知觉
        (一)作为不安原因的微知觉
        (二)作为不安通往快乐手段的微知觉
第三章 莱布尼茨微知觉的认识功能
    一、微知觉对其天赋观念论的奠基作用
        (一)莱布尼茨天赋观念论的简要内容
        (二)作为潜在天赋观念根据的微知觉
    二、微知觉使其真理观更具合理性
        (一)莱布尼茨真理观的基本内容
        (二)作为真理观根据的微知觉
第四章 莱布尼茨微知觉理论的评价
    一、“微知觉”与“无意识的知觉”的同义性
    二、微知觉理论对自身哲学的奠基性
    三、微知觉理论对后世哲学的启发性
        (一)对心理学的启发性
        (二)对美学的启发性
    四、微知觉理论争论中的些许浅见
        (一)微知觉和连续性原则何者更为基础
        (二)事物的连续性是否可以中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慧;;论莱布尼茨的认知过程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09期

2 王湘南;;无意识现象是“微觉”的还是“无觉”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年05期

3 丁亮;;试论莱布尼茨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论的继承和发展[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桑靖宇;;莱布尼茨思想迷宫的探索——读段德智《莱布尼茨哲学研究》[J];哲学研究;2012年05期

5 朱传棨;;国际学术对话中的新成果——《莱布尼茨哲学研究》评介[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栾林;;个体之于和谐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从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谈起[J];理论月刊;2011年12期

7 崔永杰;;心灵是“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莱布尼茨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说”的修正[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于洋;;莱布尼茨哲学思想浅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9 范琪;贾林祥;;浅析弗洛伊德无意识假说之来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丁萍;贺业明;;论莱布尼茨的哲学逻辑观[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一;发现真理与构建真理—莱布尼茨与休谟真理分类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邓一平;浅论莱布尼茨认识论对经验论的吸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孙怡;莱布尼茨真理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4 李海凤;论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高薪;莱布尼茨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典;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及其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7 夏岩;探析莱布尼茨天赋观念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栾林;莱布尼茨单子论及其意义[D];辽宁大学;2009年

9 王勇刚;现代思维方式的发端—莱布尼茨哲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8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58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0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