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发展看技术本质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0-10-28 05:55
技术本质的实现以人的本质实现为前提。在技术、人和自然之间,人是目的,技术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手段。因此人是主动者,是目的,技术是被动者,为人的需要服务。技术内涵了人的价值,没有人就没有技术。 “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技术的本质是“实现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充分自由”。从技术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来看,两者都可划分为三阶段,技术发展的三阶段即:古代经验型技术,近代实体型技术,现代知识型技术。人的发展三阶段即:群体本位的人,个体本位的人,类本位的人。技术发展三阶段和人的发展三阶段具有内在的相互关联和对应,呈现出以人为主导的技术本质和人的本质相互促进的实现过程。 在个体本位占主导的时代,经济、政治、交往等的全球化以及技术发展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气候变暖、核武威胁、精神迷失等促使人以“类”的思维,即从整体的、全局的、长远的视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促使个体本位的人向类本位的人迈进。 人类只有自觉地以人性化的技术取代非人性的化的技术,由价值理性规约工具理性,才能使人真正发挥“自由自觉”的类本性,类本位的人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实现类本位的人,技术的本质也随之实现。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0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技术阶段演化模式研究
1.2.2 技术的本质研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技术的本质和人的本质
2.1 技术的本质
2.2 人的本质
2.3 技术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和人发展的阶段性
3.1 技术发展的阶段性
3.1.1 技术构成的三要素
3.1.2 技术发展的三阶段
3.2 人发展的三阶段
3.2.1 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群体本位阶段
3.2.2 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个体本位阶段
3.2.3 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类本位阶段
3.3 技术和人发展阶段性的对应关系
3.3.1 古代经验型技术对应群体本位的人
3.3.2 近代的实体型技术对应个体本位的人
3.3.3 现代知识型技术对应类本位的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人为主导的技术本质的实现路径
4.1 以技术人性化取代人性技术化
4.1.1 人性的技术化趋势
4.1.2 技术人性化的追求
4.1.3 技术人性化的路径
4.2 以价值理性规约工具理性
4.2.1 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侵蚀
4.2.2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应然关系
4.2.3 价值理性规约工具理性的路径
4.3 类本位的人是技术本质实现根本路径
4.3.1 类本位的人实现途径
4.3.2 类本位的人促进技术本质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9688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0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技术阶段演化模式研究
1.2.2 技术的本质研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技术的本质和人的本质
2.1 技术的本质
2.2 人的本质
2.3 技术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和人发展的阶段性
3.1 技术发展的阶段性
3.1.1 技术构成的三要素
3.1.2 技术发展的三阶段
3.2 人发展的三阶段
3.2.1 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群体本位阶段
3.2.2 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个体本位阶段
3.2.3 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类本位阶段
3.3 技术和人发展阶段性的对应关系
3.3.1 古代经验型技术对应群体本位的人
3.3.2 近代的实体型技术对应个体本位的人
3.3.3 现代知识型技术对应类本位的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以人为主导的技术本质的实现路径
4.1 以技术人性化取代人性技术化
4.1.1 人性的技术化趋势
4.1.2 技术人性化的追求
4.1.3 技术人性化的路径
4.2 以价值理性规约工具理性
4.2.1 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侵蚀
4.2.2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应然关系
4.2.3 价值理性规约工具理性的路径
4.3 类本位的人是技术本质实现根本路径
4.3.1 类本位的人实现途径
4.3.2 类本位的人促进技术本质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管晓刚;;试论马克思技术之思的哲学意蕴[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4期
2 郑晓松;;技术的社会塑形论的三重批判维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04期
3 易显飞;;我国古代技术实践价值观形成的理论特征及解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04期
4 倪志安;;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世界的统一性[J];哲学研究;2011年09期
本文编号:2859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5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