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王弼“崇本息末”思想的哲学意蕴及文化价值

发布时间:2020-10-29 16:18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正始时期的玄学家以王弼的思想影响为最大。他用改造了的老子思想阐释儒家经典,创立“以无为本”的玄学新体系。王弼曾归结老子哲学思想的根本点为“崇本息末”,它成为王弼玄学中的一个根本性的观念,在王弼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王弼的玄学体系中同时也提到了“崇本举末”的概念。“崇本以举其末”与他经常提到的“崇本息末”形成鲜明对比。有学者认为这恰恰是王弼学说体系中的一个矛盾,譬如,汤一介先生就说:“这造成了王弼思想体系的矛盾”。 在王弼的哲学体系中,对“有无”、“本末”的理解直接影响了对其“崇本息末”思想的认识。本文拟通过对“有”“无”概念演变及“有无”关系考辨、“本”“末”概念演变及“本末”关系考辨,理清王弼体系中“无”的双重含义和“有无”关系,以及“本”“末”意义的相对性,力求达到较客观、较全面地认识王弼关于“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的论述,区分欲“息”之“末”与欲“举”之“末”的差别,最后得出王弼体系中同时出现“崇本举末”与“崇本息末”并不矛盾的结论,回应汤一介先生为代表的一派学者的观点,阐发笔者自己的学术主张。 “崇本举末”与“崇本息末”在王弼的玄学体系中并不是对举和相反的命题。王弼创造性地将“崇本举末”与“崇本息末”这对原本相对的命题融会在了同一体系中,不仅没有相互矛盾,而恰是相反相成,相互补充的,阐述出了更加丰富、更加完整、更有辨证特色的内涵和意义。由此,我们看到,“崇本息本”和“崇本举末”这两个命题并不相互矛盾,而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在论述 同一问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以及王弼的“以无为本”、“崇本 息末”、“崇本举末”等思想不仅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产生 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对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开辟了道路,对 后来宋明理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重大的文化价值不容忽视。 关键词:王弼崇本息末有无本末文化价值
【学位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B235.2
【文章目录】:
一、“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并举——问题的提出
    1、王弼玄学的背景:以无为本
    2、王弼玄学的核心:崇本息末
    3、汤一介先生的评价
二、“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不悖——问题的解决
    1、有之所始、以无为本
    2、有无关系考辨
        ① 虚实相资、有无相生
        ② 体用一如、执一统众
        ③ 以有为生、以无为本
    3、本末关系考辨
        ① 以本统末、末不离本
        ② 将欲全有、必反于无
        ③ 本末不离、得本知末
    4、“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辨
        ① 崇本抑末、崇本举末
        ② 崇本息末、守母存子
        ③ 欲息之末、欲举之末
        ④ 以道治国、民亦自朴
三、王弼“崇本”思想的文化价值
    1、王弼玄学与文学理论
    2、王弼玄学与佛教文化
    3、王弼玄学与宋明理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晓立;魏晋言意之辨方法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61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61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f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