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王船山的有无之辨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24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有无”和有无之辨
(一) “有”、“无”观念的缘起与演变
(二) 前船山时期有无之辨的缘起与演变
二、王船山对有无之辨的总批判
(一) 王船山有无之辨的思想渊源
(二) 王船山有无之辨的纵向研究
(三) 王船山有无之辨的横向解读
三、王船山有无之辩的比较研究
(一) 与中国哲学的部分流派比较
(二) 与西方哲学的部分流派比较
(三) 与印度哲学的部分流派比较
四、王船山有无之辩的作用和意义
(一) 王船山有无之辨的历史作用
(二) 王船山有无之辨的理论得失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翔海;重写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向度与方法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2 陶焘;;中西哲学比较研究[J];新学术;2008年04期
3 江华;;求智慧 爱哲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4 张汝伦;;哲学对话与中国精神的重建[J];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04期
5 叶福翔;;老子哲学和柏拉图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和西方哲学发展的影响比较(论纲)[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贾玉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本体论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张汝伦;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论重写中国哲学史[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8 任洁;“中国有无哲学”之我见[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9 何锡蓉;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新进展——兼析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J];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汤一介;;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哲学[J];文史知识;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玉兰;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D];湘潭大学;2014年
2 李淑敏;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耿开君;中国文化的“外在超越”之路[D];南开大学;1996年
4 张春楼;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魏鹤;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中的自然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6 刘梁剑;际:对王船山的形而上学阐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觅知;近代社会思潮演进格局下的船山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8 陈贇;回归真实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林万成;嵇文甫学术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梦娇;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王船山的有无之辨[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侯方园;《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8年
3 陈丽雄;唐宋敦煌愿文中的人生哲学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刘振;德性分析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王璐;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6 吉钰佩;现代中国哲学构建的语言学反思[D];湘潭大学;2012年
7 朱永辉;试论诗与哲学的关系—关于“言意之辨”的深层追问[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8 蒋浩;严复思想与近代中国哲学转型[D];湘潭大学;2001年
9 徐宁;《中国哲学大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10 陈爱梅;论批判的思维方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72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7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