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王船山的有无之辨

发布时间:2020-11-06 03:07
   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哲学的有无之辨很少像西方哲学一样单纯的就存在论存在,而仅仅将有无之辨作为论证其政治哲学、人生哲学、价值哲学的附属,由此否定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地位。笔者以为,“有”和“无”在中国虽然不是像西方哲学的“to be”这样的纯粹的本体论概念,但是也不能以此为理由认为中国哲学的有无之辨不涉及本体论层面的问题。事实上,王船山在存在论层面对有无之辨所做的研究就非常深入和详实,甚至在某些研究方法和观点上与西方哲学有着惊人的相似。如果一定要用西方哲学的标准来评判中国是否有哲学——虽然这种西方本位主义的评定标准本身就不值得借鉴——王船山对有无之辨的研究也足以回应这些质疑。基于这一前提,虽然有无之辨包涵本体、功夫、境界等丰富的内涵,本文也仅将视角着眼于存在论层面的有无之辨,对其他并不涉及。因此,下文凡提到有无之辨如不做专门说明,都特指存在论层面的有无之辨。笔者希望,本文能尽可能准确全面的还原船山存在论层面的有无之辨研究,并发掘其现代意义。 本文对王船山有无之辨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对本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给予一定的解释和说明。 第二部分:先后从发生学和词源学的视角考察了“有”、“无”观念的缘起与演变。同时,还考察了王船山以前的中国哲学史上有无之辨问题的发展历程,从春秋道学到宋明理学,尽可能全面的梳理了前船山时期关于有无之辨的各种理论和观点。在此基础上,考察原始观念中“有”、“无”的起源和关系、厘清“有”、“无”概念的内涵和本意、梳理哲学史上有无之辨问题的产生和演变,从而明确王船山有无之辨研究的理论前提。 第三部分:对王船山的有无之辨的思想来源、发展阶段和理论构建进行剖析。首先,探究王船山有无之辨的思想来源,并将其归纳为“两批判、两继承”。船山作为有无之辨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渊源当然不止这四点,但是笔者以为佛老、横渠和易学对其影响最大,故在本文的写作中主要阐发了对这四者的批判继承;其次,笔者从纵向上梳理王船山有无之辨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32岁之前漂泊动荡的自省阶段、33至66岁批判吸收的积累阶段、67至73岁融汇贯通的大成阶段;最后,笔者对王船山有无之辨做了横向的解剖,阐明了王船山有无之辨的存在论基础和批判路径,并在其存在论的大框架下梳理出王船山有无之辨的基本概念、内涵和论点,并对“幽明”、“诚”、“共有”等核心概念和“有无皆诚”、“体用胥有”、“可依者有”、“万有皆变”等关键论点做了专门论述。 第四部分:对比研究。通过与中国传统哲学中部分流派和思想家的有无之辨、西方部分有代表性的存在论、印度哲学中的有无问题做横向对比,分析各派有无观异同,揭示船山有无之辨的特点和与其他理论的共通性。 第五部分: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哲学史研究方法为指导,评价王船山有无之辨的历史作用和理论得失。船山通过对两千多年来有无之辨问题的全面反思和总结,终结了中国哲学的有无之辨问题。他从有无的名实关系混淆和认识局限等层面,运用接近现代西方语言哲学以分析为武器的批判手段,将有无之辨的核心词汇“有”、“无”转化为“幽明隐显”,进而破除了有无之辨的内在矛盾,放松了存在的本体论承诺标准。同时,他对“有”本身的形而上学反思和对“有”类的划分也极具前瞻性。当然,王船山的有无之辨仍然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理论产物,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不能一味的夸大其意义和作用。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B24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有无”和有无之辨
    (一) “有”、“无”观念的缘起与演变
    (二) 前船山时期有无之辨的缘起与演变
二、王船山对有无之辨的总批判
    (一) 王船山有无之辨的思想渊源
    (二) 王船山有无之辨的纵向研究
    (三) 王船山有无之辨的横向解读
三、王船山有无之辩的比较研究
    (一) 与中国哲学的部分流派比较
    (二) 与西方哲学的部分流派比较
    (三) 与印度哲学的部分流派比较
四、王船山有无之辩的作用和意义
    (一) 王船山有无之辨的历史作用
    (二) 王船山有无之辨的理论得失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翔海;重写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向度与方法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2 陶焘;;中西哲学比较研究[J];新学术;2008年04期

3 江华;;求智慧 爱哲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4 张汝伦;;哲学对话与中国精神的重建[J];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04期

5 叶福翔;;老子哲学和柏拉图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和西方哲学发展的影响比较(论纲)[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贾玉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本体论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张汝伦;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论重写中国哲学史[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8 任洁;“中国有无哲学”之我见[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9 何锡蓉;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新进展——兼析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J];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汤一介;;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哲学[J];文史知识;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玉兰;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D];湘潭大学;2014年

2 李淑敏;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耿开君;中国文化的“外在超越”之路[D];南开大学;1996年

4 张春楼;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魏鹤;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中的自然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6 刘梁剑;际:对王船山的形而上学阐明[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觅知;近代社会思潮演进格局下的船山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8 陈贇;回归真实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赟;回归真实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林万成;嵇文甫学术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梦娇;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王船山的有无之辨[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侯方园;《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8年

3 陈丽雄;唐宋敦煌愿文中的人生哲学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刘振;德性分析法[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王璐;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6 吉钰佩;现代中国哲学构建的语言学反思[D];湘潭大学;2012年

7 朱永辉;试论诗与哲学的关系—关于“言意之辨”的深层追问[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8 蒋浩;严复思想与近代中国哲学转型[D];湘潭大学;2001年

9 徐宁;《中国哲学大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10 陈爱梅;论批判的思维方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72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72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7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