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22:25
   儒家管理思想构建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主体框架,而先秦儒家管理思想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源头活水。在现代化过程中,东亚经济的腾飞,尤其是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让世界管理学界的目光重新聚集到了中国管理思想上来。此时重新关注和研究先秦儒家管理思想,对于深入了解、总结和传承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地理环境,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催生了儒家思想,可以说从产生之日起,儒家思想就和管理有着天然的联系。先秦儒家管理思想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之上,强调在天人关系的和谐和内向的管理方式,并通过以内省、忠恕、中庸、行“仁政”以及“隆礼尚法”为组成部分的“仁学”的管理体系来治理国家,实行管理,以求达到“修己安人”的目的。另外,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对后世中国人的管理也有着重要影响。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对于中国而言,其浓郁的宗法特色,塑造了中国人的“关系社会”,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在管理活动中强调内省,对领导者个人的道德品质有着特殊的要求。在行为方式上则强调中庸和谐,并发展出法律之外完整的处理纠纷的协商调解机制。其次,儒家管理思想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再次,在普世意义上,先秦儒家的“天人一体”,推己及人对于各文明之间的交往也都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先秦儒家管理思想能够带来诸多启示,如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德行,家族式的企业模式,“以和为贵”的处事方式,强烈的危机意识及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等。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先秦儒家管理思想也有着局限性,如宗法主义对于法律和社会公平的破坏,内向型对于道德约束的不足,以及维护既得利益的弊病,制约着中国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步伐。 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上,更应当表现在文化这种软实力上,所以先秦儒家思想的研究和推广,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争取,进而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包括以下七大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了儒家管理思想的研究现状,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特殊地位,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儒家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包括先秦儒家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儒学的起源及其和管理的天然联系,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以及对于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看法。 第三章: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理论体系。主要从“人性论”,天人关系,“仁”学体系和义利观四个方面梳理了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理论脉络。 第四章: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影响。主要论述了其国内和国外影响及普世意义。 第五章: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启示。 第六章: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局限性。主要从宗法主义,内向型和道德困境,维护既得利益三个方面指出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不足。 第七章:大国崛起:中国管理思想的国际话语权。论述了研究和传播先秦儒家管理思想对于我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意义。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B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儒家管理思想的研究现状
    1.2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特殊地位
    1.3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产生和发展
    2.1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产生
        2.1.1 地理环境
        2.1.2 时代背景
        2.1.3 文化背景
    2.2 儒学的起源及其和管理的天然联系
    2.3 儒家管理思想的发展
    2.4 对于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看法
第三章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体系
    3.1 人性论
    3.2 天人关系和内向的管理取向
    3.3 “仁学”与治国
    3.4 义利观
第四章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4.1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对后世中国的影响
        4.1.1 尊崇宗法关系的管理思维
        4.1.2 先秦儒家管理行为模式
    4.2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国际影响
    4.3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普世意义
        4.3.1 推己及人和国际交流
        4.3.2 “天人一体”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启示
    5.1 积极入世的心态和德行
    5.2 家族式企业
    5.3 “以和为贵”
    5.4 危机意识
第六章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6.1 宗法主义
    6.2 内向性和道德困境
    6.3 维护既得利益
第七章 大国崛起:中国管理思想的国际话语权
    7.1 国际话语权及其重要性
        7.1.1 话语权
        7.1.2 国际话语权及其重要性
    7.2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国际话语权的缺失
        7.2.1 国家层面的国际话语权
        7.2.2 企业层面上的国际话语权
    7.3 先秦儒家管理思想对于争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人求;先秦儒家文化哲学研究述评[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张瑞雪,李化成;秩序与和谐——论先秦儒家对和谐社会的构想[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张国增;;先秦儒家义利观及其当代意义[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刘晓燕;;浅谈先秦儒家与伊斯兰文化的和谐思想[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周瀚光;先秦儒家与古代数学[J];齐鲁学刊;1986年05期

6 王应常;;论先秦儒家的义利观[J];广西社会科学;1988年02期

7 许亚非;析孔孟荀的义利观[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8 陈爱珠;重义轻利,鉴古启今——先秦儒家义利思想探说[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9 赵吉惠;读商国君著《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王易;论先秦儒家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J];河北学刊;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美凤;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陈继红;“分”与伦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晁乐红;中庸与中道[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9 徐九仙;当代中国外交道义因素的儒家伦理取向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书惠;先秦儒家神道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尚伟;先秦儒家“比德”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王彬;先秦儒家师道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3 汪三汝;先秦儒家德育智慧及其现代启示[D];暨南大学;2011年

4 文之峰;巴别塔的建造[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康华茹;先秦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理想设计及其理论困境[D];郑州大学;2010年

6 王晓飞;先秦儒家“仁爱”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云云;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成相如;先秦儒家的命运观[D];苏州大学;2010年

9 蒋龙祥;先秦儒家德治思想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袁晓晶;先秦儒家对“礼”的精神生命之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5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75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e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