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生存论视域中的主体间性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4 17:00
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已面临种种的危机和冲突,从根本上讲,是主体性的过度扩张而造成的生存危机。在现实性上表现为主体间的疏离、冷漠、个体主义张扬,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人类的生存发展目标的悖论,内心的失落与精神的空虚是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表征。 在哲学层面,此种人类困境可以说是自传统哲学以来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在人类实践中的结果。“主客”二分无法解决自身带来的负效应,惟有超越“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进入主体间的视野中,人类生存境遇的诸多矛盾的消解才成为可能。主体间性理论虽发端于胡塞尔的现象学,其先验主体是主体间性建立的基础,强调的是自我意识,移情等作用在主体间性理论中的解释性意义,虽有先验主体却无法沟通主体间的联系;虽讲生活世界的意义却忽视人类实践维度的基础性作用。随之在以后的现代西方哲学中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在不同层面上的解释,有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如海德格尔、萨特等人对主体间性关于社会性的人的共在性解释,也有韦伯的关于交往性阐述,但是主体间性理论都没从科学的层面的上得到根本的解决,无法改变对主体间性问题就理论解释理论的片面性、脱离人的本质性的状况。 因而,一切理论与现实上的困境,如果给予一种马克思生存论形态的关照,便是诸此问题最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和出路,在马克思哲学中,交往实践观、主客体辩证统一关系都是主体间关系的桥梁,内含着“主客”关系,并非将其排斥于外,是多极主体发生的多维度关系。 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间性既是对西方主体间性理论困境的深化和纠正,也是科学的将主体间性置于人类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其建立的基础不是脱离人类实践的抽象的人,而是具有社会性、现实性、历史性的活生生的人。合理的理论前提和科学的实践手段都注定了马克思生存论的思想承担着解释、消除主体间性困境的重大责任,惟有此,人类生存处境的根源性化解、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才能有澄明之镜,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更加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那么,对主体间性具有更深层理解效应的,应当将其还原到文化视野里,主体间性的实际发生和真正的实现也依赖于文化规范的整合。在马克思的文化观里,通过文化发生的实践性、价值性和人的文化性存在方式来审视主体间性问题,可以说是起到了“面向事情本身”的理解效果,也是对主体间关系的交往性、实践性、文化性存在方式的总体把握。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B0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动态
1.1.1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1.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主体间性理论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概述
2.1 哲学史上主体间性理论发展的脉络
2.2 主体间性问题的困境及其出路
2.2.1 西方哲学史上主体间性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2.2 主体间性问题的出路--回归马克思实践生存论的哲学视界
3、马克思实践生存论中的主体间性问题探析
3.1 马克思实践生存论的内在规定
3.2 马克思主体间性理论的三种维度
3.2.1 主体间性的认识论维度
3.2.2 主体间性的价值论维度
3.2.3 主体间性的实践论维度
3.3 马克思关于主体间性问题的确证
3.3.1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类存在物
3.3.2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3.3 类存在是一种历史性存在
4、主体间性的文化哲学解读
4.1 文化:一种哲学视野
4.2 历史文化视野中的主体间性
4.2.1 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历史三种形态的文化倾向
4.3 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
4.4 人的存在方式的文化意蕴与主体间性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3715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B0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动态
1.1.1 国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1.2 国内研究动态及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主体间性理论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概述
2.1 哲学史上主体间性理论发展的脉络
2.2 主体间性问题的困境及其出路
2.2.1 西方哲学史上主体间性理论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2.2 主体间性问题的出路--回归马克思实践生存论的哲学视界
3、马克思实践生存论中的主体间性问题探析
3.1 马克思实践生存论的内在规定
3.2 马克思主体间性理论的三种维度
3.2.1 主体间性的认识论维度
3.2.2 主体间性的价值论维度
3.2.3 主体间性的实践论维度
3.3 马克思关于主体间性问题的确证
3.3.1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类存在物
3.3.2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3.3 类存在是一种历史性存在
4、主体间性的文化哲学解读
4.1 文化:一种哲学视野
4.2 历史文化视野中的主体间性
4.2.1 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历史三种形态的文化倾向
4.3 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
4.4 人的存在方式的文化意蕴与主体间性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诗鹏;论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观[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杨方;胡塞尔: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3 张曙光;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维度及其当代意义[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2期
4 许大平;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及其当代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5 张文喜;主体间性哲学的内在困境及出路探析[J];江淮论坛;2001年02期
6 王树人;关于主体、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刘兴章;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J];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8 张锦智,秦永雄;主体间性问题与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J];理论探索;2005年04期
9 刘晓英;马克思和本世纪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述介[J];理论探讨;1998年04期
10 虎小军;张世远;;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新范式[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2883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8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