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社会群体认识何以可能

发布时间:2020-11-21 06:58
   认识论问题研究一直以来就是哲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在社会认识论研究中有这样一些问题尚待探讨,即社会群体能否成为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认识主体?社会群体性认识何以可能?鉴于此,我们将研究视角放到了社会群体认识这一尚未引起重视的领域,着重探讨了社会群体认识何以可能、如何形成的问题。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随后对社会群体认识的一些基本概念,即主体、主体性、社会群体、社会群体主体及其主体性进行探究和界定,对社会群体认识及基本特点进行说明。随后,围绕社会群体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探究了社会群体的认识能力系统。分别从社会群体认识能动性的活动载体和激发驱动系统两个方面论述社会群体的认识能动性。从社会群体的认识能力结构,即社会群体的思维能力、情感—意志力和经验—知识力三个方面为社会群体具有认识能力提供可靠性论证。社会群体的认识能动性为社会群体认识形成提供内在潜能,而社会群体认识能力要素使社会群体认识能动性由潜能转变为现实。在社会群体认识形成过程中,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为社会群体认识提供了一条形成途径,而在社会实践与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语言、符号系统又为社会群体认识的形成提供了中介支持,这两者是社会群体认识形成的重要保障,为社会群体认识形成提供了可能。文章最后探讨了社会群体认识的形成方式问题。在对社会群体主体与个体主体关系探讨的基础上,对社会群体认识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社会群体认识的形成是动态化的过程,其中包括个体认识社会群体化和社会群体认识个体化两个关键环节,而这两个环节又是循环往复、相互推动、彼此促进的过程,由此构成了社会群体认识的发展演进之路。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0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基本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群体认识的基本概念
    2.1 主体、主体性概念
    2.2 社会群体、社会群体主体及其主体性
    2.3 社会群体认识及基本特点
第3章 社会群体的认识能动性
    3.1 社会群体的认识能动性及其表现
    3.2 社会群体的认识能动性结构
        3.2.1 社会群体认识能动性的活动载体
        3.2.2 社会群体认识能动性的激发驱动系统
第4章 社会群体的认识能力结构
    4.1 社会群体的思维能力
    4.2 社会群体的情感—意志力
    4.3 社会群体的经验—知识力
第5章 社会群体认识的实现途径和工具
    5.1 社会群体认识的实现途径——社会实践与社会交往(互动)
    5.2 社会群体认识的中介工具——语言、符号工具
第6章 社会群体认识的形成方式
    6.1 社会群体主体与个体主体的关系
    6.2 社会群体认识的动态形成过程
        6.2.1 个体认识的社会群体化
        6.2.2 社会群体认识的个体化
    6.3 社会群体认识的发展演化阶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践明;;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2 姜文华;;基于社会维度的认识论探赜——近30年来国内社会认识论研究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3 石德华;;社会认识论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第一届社会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新视域学术论坛”综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张践明;;交互认识中“知识—信念”的传播[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尤洋;殷杰;;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定位、涵义与划界标准(下)[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3期

6 尤洋;殷杰;;社会认识论的研究定位、涵义与划界标准(上)[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06期

7 郑祥福;;社会化认识论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J];哲学研究;2010年11期

8 张践明;;“知识—信念”关系的两条研究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12期

9 张践明;;博弈论与交互认识论[J];哲学动态;2009年04期

10 殷杰;尤洋;;社会认识论的理论定位、研究路径和主要问题[J];哲学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五启;当代西方社会认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晓婷;认知的求真和社会维度[D];山西大学;2010年

2 肖意贞;社会群体主体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92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92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a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