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尼采与马克思的生命哲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16:13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特别是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民生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人们已不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要,而是追求更全面、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人们对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将关注点转移到人自身,生命价值得到了巨大彰显并且愈加重视,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近代社会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传统道德价值崩溃,出现了轻视生命、误解生命等现象并愈发严重。研究可实践的生命哲学思想,便于剖析生命困境,正视生命,为人类寻求一条生命生存的道路,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民生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理解。马克思和尼采是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哲学家,二者的生命哲学思想也是哲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马克思的生命哲学思想蕴含于对人的本质研究中,变革了传统的生命哲学,从现实社会、自然基础、社会关系中探索维持生命生存的条件和措施,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确立生命价值开辟了道路。尼采为解放人类,确立生命价值提出超人哲学思想,强调了生命本能的强大,鼓励人们进行个性发展,不断自我创新和超越。本文以生命生存为切入点,以确立生命价值为维度,总结梳理二者的生命哲学,并比较异同,从不同视角解读生命生存的方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为确立生命的价值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具体来说,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首先,阐述了理论来源。这部分先解释生命和生命哲学的相关概述,对生命哲学作框架了解。随后从哲学思考重心的转移、宗教信仰及虚无主义盛行等方面,对生命哲学兴起的社会背景进行介绍。马克思和尼采的生命哲学思想不同程度地受前人的影响,形成各自的思想。本文将细数叔本华、狄尔泰、齐美尔和柏格森这些西方哲学史上典型的生命哲学思想家的思想,便于理清二者的生命哲学思想脉络。其次,论述尼采的生命哲学思想。这部分根据思想提出的时间为顺序,探讨了尼采生命哲学中的重估一切价值、权力意志、永恒轮回和超人哲学思想,深化对尼采生命哲学思想的认识。再次,论述马克思的生命哲学思想。这部分主要以人的本质为切入点,分别从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方面阐述对应的生命发展及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明确马克思生命哲学的思想内容。最后,比较二者的思想异同,总结马克思对尼采生命哲学的超越及启示。这部分力图分析出马克思的生命哲学较尼采的优越性,以及尼采生命哲学中可以借鉴的内容,为我国的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基础,从而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深刻的生命价值。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0-0;B516.4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生命哲学的思想渊源
    2.1 生命与生命哲学的相关概述
        2.1.1 生命的含义
        2.1.2 生命哲学的含义
    2.2 生命哲学的社会背景
        2.2.1 哲学思考重心的转移
        2.2.2 宗教信仰的改变
        2.2.3 虚无主义的影响
    2.3 生命哲学的发展
        2.3.1 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思想
        2.3.2 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思想
        2.3.3 齐美尔的生命哲学思想
        2.3.4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
第3章 尼采生命哲学思想概述
    3.1 生命生存的理论基础——重估一切价值
        3.1.1 重估一切价值的内容
        3.1.2 重估一切价值的路径
        3.1.3 重估一切价值的价值
    3.2 生命生存的核心问题——权力意志
        3.2.1 权力意志的基本特性
        3.2.2 权力意志的具体分类
        3.2.3 权力意志的现实意义
    3.3 生命生存的逻辑起点——永恒轮回
        3.3.1 永恒轮回的理论发展
        3.3.2 永恒轮回的基本观点
        3.3.3 永恒轮回的生命意义
    3.4 生命生存的终极目标——超人
        3.4.1 超人哲学的基本内容
        3.4.2 超人哲学的生命指向
第4章 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概述
    4.1 生命的发展前提——人的社会性
        4.1.1 人的本质
        4.1.2 生命需要
        4.1.3 生命异化
    4.2 生命的存在方式——人的实践性
        4.2.1 生命生活的实践方式
        4.2.2 生命生产的实践方式
    4.3 生命的价值意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3.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4.3.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4.3.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5章 马克思和尼采的生命哲学思想的比较
    5.1 马克思和尼采生命哲学之同
        5.1.1 唤起人们对人性的关注
        5.1.2 摧毁陈旧观念对人们的束缚
        5.1.3 克服虚无主义对人们的影响
    5.2 马克思和尼采生命哲学之异
        5.2.1 生命存在是否具有社会性
        5.2.2 生命存在是否具有实践性
        5.2.3 生命存在的价值指向不同
    5.3 马克思对尼采生命哲学思想的超越和启示
        5.3.1 马克思对尼采生命哲学思想的超越
        5.3.2 马克思和尼采生命哲学思想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旭友;;习近平对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新发展——兼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论基础[J];改革与战略;2015年12期

2 周国平;;哲学·人生·时代——尼采的哲学观[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5年05期

3 黄慧;;浅谈尼采超人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03期

4 刘森林;;何为“现实”:马克思与尼采的启示[J];哲学研究;2014年01期

5 张奎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全景展示[J];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6 欧文静;;尼采人性论之评判[J];职大学报;2011年03期

7 赵健;;马克思与尼采人性论之比较研究[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8 孙周兴;;尼采与启蒙二重性[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邓先奇;;从马克思的人性论解读人的幸福[J];江汉论坛;2010年07期

10 张庆熊;;尼采哲学思想的主轴:以权力意志为准则重估一切价值[J];学术月刊;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院成纯;论尼采的生命学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张生新;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存在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命哲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韦毅;马克思生命哲学及其现实意义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年

3 李斌;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D];郑州大学;2013年

4 刘云海;解析尼采价值学说的来源[D];西南民族大学;2013年

5 彭志恩;论人的本质表现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永利;尼采权力意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斌;马克思人性论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刘耀锋;尼采哲学的价值哲学阐释[D];西北大学;2009年

9 张洋;尼采与马克思的哲学路向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张丽;马克思、尼采人生价值思想比较[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93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893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